張登堂主要作品賞析
高掛于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室的巨幅(6.2米×3.2米)中國山水畫《雄峙》,由著名山水畫家張登堂先生2001年10月繪制,著名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款。
《雄峙》
高掛于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室的巨幅(6.2米×3.2米)中國山水畫《雄峙》,由著名山水畫家張登堂先生2001年10月繪制,著名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款。
作者以泰山為題,兼工帶寫,寄情筆墨,偉大祖國的山河壯麗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盡在畫中,是泰山題材美術作品中一幅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獨具魅力的精品力作。泰山自古以雄名世。作者為呈現(xiàn)泰山之雄偉壯闊,有取有舍,大膽略去了山門“孔子登臨處”至“中天門”以下的眾多景觀,用高度概括和成熟凝練的手法重點描繪了“中天門”以上至岱頂?shù)臒o限風光。中景為五松亭和步云橋,春晨雨后的“五大夫松”與“云橋飛瀑”動靜相宜,遙為呼應。整個畫面天風浩蕩,飛瀑流泉,蕩胸怡情,氣象萬千,主峰以外的層巒疊嶂掩映在云海之中,使詩圣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奇意境充盈畫面。
作者為展現(xiàn)泰山的穩(wěn)重沉毅、祥瑞泰然的意象,一反傳統(tǒng)山水畫“來龍去脈全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刻意表現(xiàn)山勢壁立峭拔的構圖模式,繼承創(chuàng)新中國山水畫散點透視架構方法,既尊重大自然造山運動鬼斧神工形成的泰山巋然不動,持重平穩(wěn),主峰平坦、山脈連綿的自然特色,又創(chuàng)意設計了高遠、深遠、平遠的立體視覺效果,加上近景巍然屹立、蒼翠挺拔的數(shù)棵青松,使畫面遠觀有勢,近觀有質;遠近和諧,生動泰然。展示泰山之美泰山有大美而不言。作者以對中華民族和偉大祖國的一片赤誠,執(zhí)理性和思想之筆,飽蘸厚意濃情,抒發(fā)春暉大愛,用獨具風格的筆墨語言,揮灑點染出了泰山的外在自然之美和內在人文之美。
責任編輯: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