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免费播放_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免费_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一区二区_无码中文成人福利在线观看_亚洲一级午夜喷水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搜索 海報新聞 媒體矩陣

大眾網(wǎng)
全媒體
矩   陣

掃描有驚喜!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 大眾海藍

  • 大眾網(wǎng)論壇

  •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頁 >2022專題匯總 >清風廉韻 >廉潔故事

清風廉韻丨只見公仆不見官

2022

/ 11/07
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作者:

手機查看

圖為畫家力群創(chuàng)作的反映大生產(chǎn)運動的版畫《幫群眾修理紡車》。(資料圖片)

  1946年12月,朱德在他60歲生日時,興之所至,和董必武原韻賦詩兩首,其中一首后來廣為傳頌,詩中寫道:“歷年征戰(zhàn)未離鞍,贏得邊區(qū)老少安;耕者有田風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寬;實行民主真行憲,只見公仆不見官;陜北齊聲歌解放,豐衣足食萬家歡!逼渲小爸灰姽筒灰姽佟保磉_了共產(chǎn)黨人密切聯(lián)系群眾、與群眾同甘共苦的崇高風范,也是延安干部優(yōu)良作風的真實寫照。

  “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边@些優(yōu)秀子孫的領路人——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以敏銳的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思考中國的前途命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同時,他們又是最接地氣、最體察民情的人,置身于群眾之中,與群眾一塊苦、一塊干,盡顯人民公仆的本色,表現(xiàn)出崇高的人格魅力。

  在美國記者斯諾的筆下,這些公仆是如此的樸素、如此的奮發(fā)向上。財政部長林伯渠,身穿一套褪色的制服,紅星帽的帽檐軟垂,慈藹的眼睛上戴著一副眼鏡,一只腿架已經(jīng)斷了,用一根繩子系在耳朵上。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彭德懷,同部下一樣僅有兩套制服,另有一件用繳獲的降落傘做的背心,伙食也同部下一樣……

  在斯諾夫人海倫的眼中,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有著新思想、新精神,且在開辟著新天地。她發(fā)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奧秘——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一個人社會名望的上升和降低自己生活標準的能力(在低標準情況下仍能保持工作效率不變)正好成正比例。能以最少量的物質(zhì)維持生存,這就是精神富足的體現(xiàn)。

  在駐延安的美軍觀察組成員們眼里,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與國民黨人不一樣的人,因為他們有一種使命。美國外交官謝偉思如實記錄了他眼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延安精神,“這里也完全沒有貼身保鏢、憲兵和重慶官僚階層中的嘩眾取寵的夸夸其談!薄耙轮蜕疃己芎啒悖r(nóng)民外,幾乎每個人都穿著同樣普通的、用土布縫制的中山裝!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提出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既是給陜甘寧軍民提出的號召,也是全黨上至領袖下至普通黨員共同踐行的承諾。這些公仆肩上擔負著重大的責任,從事著繁重的工作,但他們依然同普通人一樣參加大生產(chǎn)運動。1947年,國民黨胡宗南部兩個兵團進攻延安,黨中央機關和部隊戰(zhàn)略性撤出延安,轉(zhuǎn)戰(zhàn)陜北。這個時候,蔣介石專程來到延安,迫不及待地去棗園毛澤東住的窯洞看了看,他很失望:除了一張表面坑坑洼洼的舊榆木書桌,毛澤東的窯洞跟當?shù)剞r(nóng)民的窯洞一個樣子。就在蔣介石參觀的這口窯洞的窗外,毛澤東率先垂范,親手開辟了一小塊菜地,親手種上了他最愛吃的辣椒……

  這是一次昭示人心向背的宴請。1941年,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率團回國慰問考察。當時前方吃緊,在山城重慶,蔣介石以山珍海味招待他,據(jù)說花了800大洋;而到達延安后,毛澤東請他吃晚飯,桌上只有白菜、咸蘿卜干,外加一碗雞湯。這雞湯還是鄰居老大娘得知毛主席有遠客,特地送來的。飯碗里盛著一個政黨的本色、裝著民心所向。也許,就是那頓飯,讓陳嘉庚看到了國共兩黨的差別,他盛贊延安“其領袖及一般公務員,勤儉誠樸,吃苦耐勞”,由此斷定“國民黨政府必敗,延安共產(chǎn)黨必勝”。一個政黨的最高領導人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人民還有什么理由不擁護,還有什么困難戰(zhàn)勝不了呢?

  大生產(chǎn)運動中,在延安的數(shù)萬名黨政軍學各方面人員,都投入到大生產(chǎn)的熱潮之中。部隊、機關、學校根據(jù)不同情況,擔負不同的生產(chǎn)任務。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人帶頭參加生產(chǎn)勞動,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開荒、種菜。周恩來、任弼時還參加中央直屬機關紡線比賽,被評為“紡線能手”。

  當年,毛澤東、朱德率部上井岡山后,國民黨曾派人對他們進行游說,許諾高官厚祿。毛澤東堅定地回答:“我們指揮紅軍的都是革命的公仆,我們戰(zhàn)斗為的是解放工農(nóng)。”公仆,多么樸素的稱謂,多么深厚的情懷。正因為當年在延安“只見公仆不見官”,黨的領袖、黨的干部樹立起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才讓人們感到延安是“向著光明的、有希望的、上進的新中國的發(fā)祥地”,在延安看到了希望和未來。許多人歷經(jīng)千辛萬苦奔赴延安,壯大革命力量,最終贏得了革命勝利。

  “當年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用‘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备F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艱苦奮斗、不搞特殊,與廣大軍民同心同德、和衷共濟,不但度過物質(zhì)極度匱乏的艱難時期,而且贏得了民心、凝聚了人心,直至奪取全國勝利。正因為“只見公仆不見官”的延安作風賡續(xù)傳承,才有了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信念堅定、勇挑重擔,心系人民、初心如磐,艱苦奮斗、無私奉獻。

  美國教授莫里斯·邁斯納在《毛澤東的中國及后毛澤東的中國》中,認為“延安時代給勝利者留下了一種革命斗爭的英雄傳統(tǒng),這就是神圣的‘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風’”,這是“一種能為未來提供模式的活生生的革命傳統(tǒng)”。今天,我們不用為缺吃少穿而犯愁,但仍須謹記弘揚延安精神,永葆公仆本色,始終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艱苦奮斗的精神、崇儉戒奢的生活態(tài)度,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和丟棄。(向賢彪)

責任編輯:楊童童

相關推薦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