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有演出,多穿點衣服,孩子。"“頭發(fā)長成什么樣了?該 剪剪了,孩子。"只要沒演出、不練功,鄧寶金和小演員們說話的時 候總是不自覺地流露出母親般的慈祥。 “干嗎吃的,你還像個演員嗎?"“誰要給我演砸了,回頭就和 你算賬。⒁茄莩銎陂g表現不好,或者是練功不賣力,長得瘦瘦小 小的鄧寶金立馬就變得像一頭母獅子,用演員的話說:“惹急了她能 把你給吃了"。 鄧寶金是濟南雜技團的團長,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 模。從12歲起,鄧寶金由練體操改行開始練雜技,由于她基本功扎實, 練功肯出力,很快就成為團里的主力演員。她表演的《蹬板凳》1986 年獲英國第十一屆世界雜技錦標賽金獎,1987年獲法國第十屆明日雜 技馬戲節(jié)大賽金獎,1991年獲朝鮮“四月之春"藝術節(jié)金獎。她還獲 得過中國雜技藝術最高榮譽獎“百戲獎"。 30多年的摸爬滾打使鄧寶金深諳雜技的門道,也練就了她直率、 不屈的性格。她很清楚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雜技演員要付出多少艱辛與 汗水,而在臺后承受的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更使她刻骨銘心。所以每 當看著這些和她一樣十幾歲就走出家門開始練雜技,缺少父母貼身之 愛的孩子們,她真真切切地疼在心里。 雜技不同于其他的藝術形式,它對演員的身體素質、動作熟練性 等的要求更高,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演員堅強的意志品質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悉心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練就演員敢想敢干、 敢于創(chuàng)新的風格。所以,鄧寶金雖然關心愛護這些小演員,但是只要 練起功來她卻毫不客氣,千遍萬遍地讓你做一個動作是常有的事,一 個動作做不好受罰同樣是家常便飯。 所以,雜技團的上上下下都喜歡她,因為她的真誠、直率。同時 大家又都怕她,因為她是嚴厲的團長和教練。 由于多年來國內雜技演出市場的低迷,濟南雜技團分成了許多演 出小組赴國外開拓市場,常年有演員在境外演出,他們的生活、工作 又成了鄧寶金天天放不下的心事。現在鄧寶金不僅要在業(yè)務上專心學 習、研究新節(jié)目,還要拿出更大的精力考慮雜技團的生存與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