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壞了,要換一個新的。來到一家店里,店主很熱情,幫我出主意,挑選,末了親自扛著來給我安裝。為了防止漏水,在往下水管周圍盤水泥的時候,他丟開工具,用手盤。兩個多小時里,不怕臟,不怕累,連我給他倒的茶水也顧不上喝一口。望著他忙碌的背影,我心里真有說不出的感動。 可這個馬桶不久就出了問題:再怎么按那個按鈕,水桶里的水也不見動靜。我給店主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兒,他就帶著工具來了。搗鼓一陣,連說小毛病,就從水箱里取出一個掛鉤,向我介紹說,按鈕和閥門之間有一條鐵鏈,用這個掛鉤牽著,掛鉤松的時候,按鈕就不起作用了。掛鉤是塑料的,需要再彎狠些,于是他用開水燙,用手掰,連試了幾次,終于合適了。大約過了二十多天吧,水箱又壞了。我只好再打電話。他又顛顛地跑來,這次,是鏈子斷了。以后的幾個月,馬桶又壞過幾次,他每次都是一接電話就及時趕來,從無怨言。直到半年后的一天,他在電話里說,現在已過了保修期,再修,要收工錢,如果要更換零件,還要收材料費。 我愕然,有被拖進了圈套的感覺。 果然上當了。有人告訴我,這種店里的東西,有許多質量上是不過關的,服務上的熱情,只能理解為是沖著錢的。過了保修期就難說了,他已變被動為主動,拉下臉來也沒有什么奇怪。 于是留心起來,看看熱情后面,是否常有不良的東西。果然發(fā)現了不少。比如買衣服,有些售貨員,不管你把哪一件往身上套,她都說合適,好聽的話語使人如沐春風。其實她只是盼著早點成交。再如醫(yī)藥廣告,那些所謂靈丹妙藥,又有多少是真正療效神奇的呢? 想買一臺電腦,怕上當,特地請了一個懂電腦的朋友同去。但還是買來了無盡的煩惱。不到一年,音箱、軟驅、耳機都相繼出了問題。售后服務看上去挺好,一打電話,有個小伙子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往這里趕。我家在城郊,他需要倒兩班公共汽車,再步行兩里地,光路上就要耗去一個多小時。每次來到的時候,望著他臉上的汗、身上的灰塵,我都會不由自主感動一陣。但是——有了抽水馬桶作參考,我也同時變得警覺起來。感動,是從人的心底涌起的美好的感覺,應該屬于幸福的范疇吧。但在今天,它卻正被一點點抽去。物欲太盛的年代,有多少美好的東西出現了變化,有多少感動再也經不起追問。 電腦又壞了。打過電話,我就坐在室內靜靜地想:這次,趁保修期還未到,我要向對方提出質量問題,要求更換,甚至索賠。而對方會怎樣呢?變臉?爭執(zhí)?甚至大吵起來…… 我想著那公共汽車上的小伙子,想著那在擁擠的人群中趕路的身影,心里再也感動不起來。 胡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