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
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將于10月27日舉行。
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將于10月27日舉行。
當國歌響起,當國旗升起,滿滿的愛國情懷在心中激蕩!
弘揚傳統(tǒng)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征集一批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優(yōu)秀漫畫和動漫藝術作品。
隨著棄兒數量的不斷增加,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短缺的床位、24小時在崗苦口婆心的勸解員、一心多用連軸轉的護士……作為棄嬰救助鏈條最前沿的“入口”,兒童福利院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而后續(xù)的護理康復以及教育費用,則考驗著整個救助機制體系。根據濟南市民政局數據,11天,29名棄兒的家長被勸解員勸回,29個孩子獲得“新生”,29段人生被改寫。
編者按:
6月11日,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嬰兒安全島在開放11天后,無奈宣布從翌日起夜間關閉,對嬰兒進行實名登記。
全天開放11日,濟南棄嬰島共接收棄兒106人,最大的10歲,最小的僅出生5天,這個數字再次刷新了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往年全年接收棄嬰總量的紀錄。也因為如此高的“熱度”,濟南棄嬰島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雖然夜間已經關閉,但是,棄嬰島門前依舊沒有平靜。大眾網記者以棄嬰島開放10日為節(jié)點,記錄并梳理這10日的“形形色色”,對遺棄者、被遺棄者、救助者以及旁觀者、有關專家進行了采訪,試圖剖析“棄嬰”——這一無奈、無助,又無情、心酸的悲哀與糾結。
本網深度:無言的結局——濟南棄嬰島十日全紀錄
大眾網調查記者 馬俊驥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醫(yī)護人員在對棄嬰做身體檢查。記者 馬俊驥 攝
男嬰身邊的手提袋內有小被子、奶粉、紙尿褲、濕疹膏和簡單衣物,沒有表明身份信息的物品。記者 馬俊驥 攝
男嬰身上戴著的小銀鐲。記者 馬俊驥 攝
濟南棄嬰島十日全紀錄③
救助的重負
勸解、安撫、忙碌,預留百余床位逼近告罄
隨著棄兒數量的不斷增加,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短缺的床位、24小時在崗苦口婆心的勸解員、一心多用連軸轉的護士……作為棄嬰救助鏈條最前沿的“入口”,兒童福利院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而后續(xù)的護理康復以及教育費用,則考驗著整個救助機制體系。
他們苦口婆心,24小時勸解29個孩子被抱回
6月4日晚,兒童福利院安排勸解員上崗后,苦口婆心成為他們的工作常態(tài)。為了補充人手,濟南市民政局從相關業(yè)務科室抽調了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勸阻。
“你把孩子扔在這里,忍心么?”“棄嬰可是違法的,你一輩子都會有負罪感!薄昂⒆哟粼谀睦锒疾蝗绱粼诟改傅纳磉。”“你把孩子扔在這里,可能以后永遠都見不到他了!边@樣的話語被一遍遍地重復,卻仍然無法讓許多家長回心轉意。
有的家長情緒失控,沖勸解員大喊大叫,勸解員卻仍然語氣平和地與他們進行溝通,情理法理說盡。有的家長坐在安全島的門口不起來,勸解員也和他們一樣,蹲坐在他們身邊,幾乎是耳語般讓他們卸下心防。還有的家長不聽勸阻,想要強行穿過阻攔,硬拉開安全島的門,勸解員則要冒著被沖撞的危險,用身體做“肉盾”,防止家長懷中的嬰兒被磕碰到。
6月10日晚,現場的勸解員開始要求棄嬰家長出示身份證件,有的家長拒絕出示,用沉默來反抗,在安全島門口一呆就是一個多小時,勸解員只能默默地和他們一起站在門口。
106名棄兒,每一次勸阻家長都像是一次斗智斗勇的過程,大多數情況下,家長的決絕讓勸解員處于下風,但是,并不是每次勸阻都是徒勞無功。
根據濟南市民政局數據,11天,29名棄兒的家長被勸解員勸回,29個孩子獲得“新生”,29段人生被改寫。
他們細心安撫,處置一個嬰兒至少30分鐘
除了勸解員,在安全島現場最為忙碌的要數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的醫(yī)護人員。
每個送到安全島內的嬰兒都需要進行查體、安置,有的還需要喂奶、安撫,一個嬰兒的處置時間是半個小時。
而在晚上,常常是一個小時內有四五個棄嬰被送到安全島,值班的醫(yī)護人員需要連軸轉,有時候兩名護士要同時照顧四名棄嬰。
6月10日22:10,一名八個月大的女嬰被母親遺棄在安全島內,母親離開后,嬰兒開始不安地扭動著身子,并不時“啊啊”地哭叫著。一名醫(yī)護人員先給女嬰喂了奶,然后站在嬰兒床邊不停地輕輕拍著女嬰的身子進行安撫,直到半個多小時之后女嬰沉沉睡去,這名醫(yī)護人員才輕輕抱起女嬰把她送進兒童福利院。
在這些醫(yī)護人員中,有很多是“90后”的小姑娘,最小的剛剛18歲,在很多人看來,她們本身就是孩子。
6月5日13:45,一名出生剛7天的男嬰被扔在了福利院西約200米處的花壇中,一名小護士給他喂奶時,含著眼淚對特護區(qū)主任徐琴說:“他太小了,連奶都不會裹!
他們腳不沾地,一個人照看20個孩子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徐子健介紹說,目前兒童福利院面臨的最大困難,主要是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床位緊張!皟和@簝痊F有護理人員平均每人看護15個孩子,夜間達到20名以上!毙熳咏≌f,安全島開放前預留的100多張床位,目前已逼近告罄。
除了作為救助安置鏈條“開口”處的福利院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對于棄嬰的整個救助機制體系也面臨著考驗。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各級相繼出臺了多項救助性措施,如山東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制定下發(fā)了《關于建立健全臨時救助制度的意見》,濟南市民政局聯合市財政、衛(wèi)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下發(fā)了《濟南市城鄉(xiāng)醫(yī)療救助暫行辦法》。另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隨時可去濟南市心臟病研究所免費接受治療。
但是,在目前嬰兒安全島接收的孩子中,1歲以上的,精神發(fā)育遲滯和腦部發(fā)育不全的占22 .5%,除了治療,這些孩子還需要專業(yè)的護理康復以及后續(xù)的教育,這些都需要更長效的救助機制體系,需要民政、衛(wèi)生、公安、教育等諸多力量的廣泛參與以及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