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免费播放_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免费_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一区二区_无码中文成人福利在线观看_亚洲一级午夜喷水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新農房建設"濟南經驗":讓有條件的農民安心住樓

2010年12月02日 14:40作者:馮煒程來源:大眾網

“如果沒有群眾的支持,農民的參與,再好的政策也白搭!”面對一些地方“撤村并居”引發(fā)的爭議,濟南農房建設卻在農民的支持下平穩(wěn)推進,不到兩年時間,濟南已完成農房建設近16萬戶,不僅沒有引發(fā)爭議,反而在探索中形成了農房建設的“濟南經驗”:即政府在做好政策落實、制度保障、資金扶持、審批服務的同時把決定權最大限度地交給農民,讓農民成為新農房建設的參與者、決定者。

    大眾網濟南11月29日訊(記者 馮煒程)“如果沒有群眾的支持,農民的參與,再好的政策也白搭!”面對一些地方“撤村并居”引發(fā)的爭議,濟南農房建設卻在農民的支持下平穩(wěn)推進,不到兩年時間,濟南已完成農房建設近16萬戶,不僅沒有引發(fā)爭議,反而在探索中形成了農房建設的“濟南經驗”:即政府在做好政策落實、制度保障、資金扶持、審批服務的同時把決定權最大限度地交給農民,讓農民成為新農房建設的參與者、決定者。
    11月26日至27日,記者走訪了濟南高新區(qū)、章丘市和平陰縣部分農房小區(qū),實地探訪了農房建設的“濟南經驗”。

平陰前沅村農民住上了別墅

    政策是好的 就看怎么落實

    這更像是在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的背景下,對一些條件成熟的農村進行的一次科學“洗牌”,而“洗牌”的關鍵就是正在試點階段的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
    盡管已經搬到寬敞的樓房半年多了,但章丘楊家巷社區(qū)62歲的馬俊根老人依然難掩欣喜,“以前是4間破破爛爛低矮的平房,現在趕上好政策,按照人均40平米的標準分到了120平米的樓房”,住了一輩子平房的老馬直言:“就像做夢!
    馬俊根所說的“好政策”是自己沒怎么花錢就實現了居住條件的飛躍,而他不知道的則是一項名叫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政策。正是這個處在試點階段的政策,讓千千萬萬的農民以最小的代價實現和城市一樣的居住條件。
    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指對農村的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進行重新規(guī)劃和綜合利用,將若干擬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和擬用于城鎮(zhèn)建設的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qū),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qū)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增加耕地有效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節(jié)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城鄉(xiāng)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
    2005 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在全國推行增減掛鉤試點,山東是5個試點。ㄊ校┲。
    “落實增加掛鉤政策過程就是實現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的過程,更是一次惠及農民的過程。”濟南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說。
    比如濟南市規(guī)定,除了拆遷補償外,新農房建設節(jié)余出來建設用地指標流轉補償標準達到了每畝20萬元,節(jié)余出來的部分用地指標也要留給村里,用于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這種既給魚又給漁的補償方式得到了農民的極大認可。
    另外,濟南市還在財政補貼上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市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農房建設專項資金,今年又追加5億元扶持資金。在新建農房小區(qū)的配套方面也都有政府財政的補貼,在新建農房小區(qū)的審批和招商引資方面濟南市同樣是大開綠燈,全力支持。章丘市更是由政府投資1300多萬元為農民社區(qū)全國征集好的規(guī)劃設計,他們還為每個社區(qū)額外補貼80萬元,用于衛(wèi)生服務、文化建設等。其它縣市區(qū)也根據各自情況最大限度地為新建農房社區(qū)謀福利。
    各種政策落實到每個農房小區(qū)上就是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比如章丘楊家巷社區(qū)的馬俊根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和另外430多戶村民一樣,從舊平房搬進樓房之后,33棟樓的暖氣費、水費、物業(yè)費等全部得以免收;高新區(qū)賢文居村4000多村民也欣喜地獲知,搬進新樓后,他們的停車費、物業(yè)費、暖氣費等也被免受,需要自己買單的只有電費;平陰縣前沅村村民可以以每平米400元的價格購買200多平米的小別墅,若轉手可賺10倍……真正惠及農民的政策為濟南農房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了保障。而農房建設的開展不僅使農民向社區(qū)集中,利于三產的破題發(fā)展,更可以讓耕地向規(guī)模集中,工業(yè)向園區(qū)集中,促進一二產業(yè)的協調發(fā)展。

點擊瀏覽下一張

章丘的農房社區(qū)

    農民是根本 走留全在自愿

    正如濟南市建委有關負責同志說的那樣,濟南農房建設啟動之初,他們就意識到,對于這樣一次關系農民長遠利益的“大動作”,僅有好的政策是遠遠不夠的,最根本的農民的支持和參與。
    章丘明水街道辦事處眼明堂村是一個擁有近500住戶的大村,此前,這個村一期農房建設已經完成,部分村民搬進了寬敞的樓房,然而規(guī)劃中的二期建設卻沒有如期啟動,原因很簡單,部分村民由于自身情況和認識不同,對農房建設仍存疑惑,整體支持率距離90%的最低線還差幾個百分點,“我們絕不搞一刀切,有群眾現在想不通,那我們就等大家想通了再啟動,現在不支持,我們就等大家都支持了再建設”,眼明堂村負責人馬宗義對記者說。
    “舊村改造的支持率不到80%的村就別報到我這里”,26日,章丘市村鎮(zhèn)建設辦公室主任劉元忠對記者說。在他看來,農房建設一定要在有條件、基礎好的村子率先推進,為了獲得真實的支持率數據,他們印制了專門的調查表,挨家挨戶調查統(tǒng)計,確保每個人充分地發(fā)表意見,農民支持率達到90%以上的村子,他們還會繼續(xù)入戶走訪,詳細了解對房建設有疑惑村民的情況,解答大家的所有問題和疑慮,爭取更高的支持率。
平陰縣制定了農房建設辦理流程圖,推出十步工作法,民主決策和村民代表簽字貫穿始終,規(guī)劃方案達不到90%以上的堅決叫停。
    章丘楊家巷社區(qū)負責人說,他們村進行農房建設時的群眾支持率達到了100%。
    高新區(qū)賢文居村在推進舊村改造過程中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入戶征求意見,如今每個村民都已經完全掌握各種政策。
    “第一不能強拆強建,第二不能違背農民意愿,第三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農房要從農民實際需求出發(fā)符合農民特色”。這是濟南市對農房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核心就是一定要把決定權充分地交給農民。“住平房還是住樓房農民說了算!”

    保障是前提 收益大家齊享

    根據濟南市的規(guī)劃,農房建設要在條件較好的村子率先推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因為條件好的村在農房建設之后能夠更好的保障農民的長遠利益。而濟南市各級政府也在農民利益保障方面做了最大的努力。
    “我們?yōu)樗信f村改造的村民每年發(fā)放5000元生活費,每年還要遞增2%,過年過節(jié)發(fā)放3000——5000的過節(jié)費”高新區(qū)舜華街道辦事處草山嶺社區(qū)負責人對記者說。他說,不僅如此,草山嶺舊村改造后除了人均40平米的樓房外,還額外再給村民20平米的房子,“居住出租都可以!
    另外,草山嶺社區(qū)改造后村里還留下了8萬平米商用房,有一個大酒店,3個公寓式酒店,“這些收益也完全返還給村民,確保村民住樓房之后的基本保障”。
    “農房建設之后,我們留有3.2萬平米的沿街商業(yè)房,村集體年收入可達500萬元,這些錢將全部用在農民身上”在章丘眼名堂社區(qū),社區(qū)負責人馬宗義驕傲地說。根據眼名堂社區(qū)的規(guī)定,村民每人每年可享受1500元口糧款,60歲以上老人每月再領100元養(yǎng)老金,老人節(jié)補助200元,新農合等費用集體承擔,村里還為每一戶免費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根據濟南市的規(guī)定,農房建設節(jié)余出來的用地指標也要分給農民,以培育和壯大集體經濟,這就好比讓改造后住上樓房的農村自身具備“造血”功能,給農民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幾乎每個農房社區(qū)都是一個“公司”,農民共同經營集體經濟,共享集體收益。
    有了惠及農民的政策,得到了群眾的積極支持和廣泛參與,同時又為農民今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開辟了“后路”,濟南農房建設兩年來始終扎實穩(wěn)步地推進,據統(tǒng)計截至10月底,全市完成農房建設87969戶。開、竣工已達74191戶,占全年整村遷建任務的110.5%,總投資達140余億元;分散建房已達13778戶,完成全年計劃的107.4%。危房改造15476戶,完成全年計劃的106.4%。

責任編輯:王云峰

本文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點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