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們并沒有出生在一個人定勝天的時代,自然災害總是來得突然。4月20日晨,7.0級地震再襲四川。震災面前,沒有人是孤島,我們團結(jié)如一人,用勇氣和愛心搭起生命的橋梁。此刻,每一個“人”字都是大寫的支撐,每一個人都在彼此關(guān)愛。針對雅安地震,大眾網(wǎng)向全社會發(fā)出援助災區(qū)人民的動員令,開通了愛心捐助熱線,開通了“山東--雅安尋親熱線”,3名大眾網(wǎng)特派記者奔赴災區(qū)一線。地震發(fā)生后,大眾網(wǎng)倡議網(wǎng)站全體同仁為地震災區(qū)捐款。在短短半小時內(nèi),407名員工捐款數(shù)額就突破6萬元。另外,山東近百家民間公益組織響應動員令,17地市同時啟動愛心募集活動。截至04月22日11時,山東公益愛心榜計50582573.1元。
“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是抗震救災的最美聲音
——“祈福雅安”敢當時評系列評論之十一
作者:魏華欣
4月20日8時2分,四川雅安蘆山走過了一個不能忘記的一天,7.0級的強烈地震,再次降臨到四川廣大同胞的身上,再次牽動和揪住了所有中國人的心。地震發(fā)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分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4月20日,新華網(wǎng))
李克強一下飛機就直奔蘆山縣人民醫(yī)院,他蹲下身對受傷群眾說:“你們放心,我們不光要救災,還會幫助大家重建家園,以后的日子會更好。”總理的話是對災區(qū)群眾最大的安慰和支持。面對災難,只有樹立不屈的信心才能戰(zhàn)勝災難,才能在災難中收獲到一生收獲不到的精神財富。
災難過后,有群眾失去了親人,所以我們應該用愛心傳遞以生活的堅強;有群眾失去了財產(chǎn),所以我們應該用愛心奉送生活的希望。從四面八方涌向災區(qū)的救援隊伍,從全國各地涌向災區(qū)的一批批救援物質(zhì),為災區(qū)注入了動力,為災民激勵了信心。與受災群眾的痛苦相比,愛心的溫暖更能觸動人心。
當?shù)弥R廄失了火后,孔子問:“傷人乎?”問人而不問馬,雖是簡單的一個細節(jié),卻足以凸顯圣人的境界——對生命價值的高度尊重。習總書記“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正是傳遞了對生命的尊重,傳達了對百姓的深愛,是中華民族內(nèi)在靈魂的延續(xù),是共產(chǎn)黨人執(zhí)政境界的升華。
災難面前,尊重生命是我們戰(zhàn)勝災害的力量源泉。只有尊重生命,才能凝聚一股強勁的正能量,引導人民相信黨和政府、相信未來和希望。所以說,習總書記的指示,不僅是對抗震救災人員的原則性要求,更是受災群眾開展自救、重塑信心、重建家園的精神支柱。
災難面前,尊重生命是我們凝聚人心的集合號角。生命第一、群眾第一,這是黨的信仰,也是中國夢的根基。中國夢之所以能夠凝聚起最大多數(shù)的人民群眾,就在于她對生命的高度尊重,對生存的高度關(guān)注,生命是最大的民生,民生是最大的夢想。地震是用極端的形式考驗著中國夢,“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用最美的聲音回應了嚴峻考驗、回應了人民期待。
【更多新聞,請下載"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或訂閱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移動/聯(lián)通/電信用戶分別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