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標志性人物,他的一個普通班22名學生考上了北大、清華;一個 傳奇人生,十年與癌癥抗爭,九死一生;一個普通的數(shù)學教師,卻成 為一代教育大師。 |
|
革命公墓第一次迎來一位中學教師 今后人們可以前往八寶山祭奠傳奇老師孫維剛。孫維剛的骨灰盒 7月29日10:00將安放進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這也是革命公墓第 一次迎來一位中學教師。 孫維剛的夫人王海亭7月28日剛剛得到這一通知,她說:“那里 可以寄托更多的哀思!睂O老師逝世半年多了,骨灰一直存放在自家 的靈堂里。已經(jīng)有成百上千的學生、同事、領導、親友和素不相識的 人們到家里來祭奠他。書房改成的靈堂顯得很局促,也無法滿足更多 人的愿望。 63歲的孫維剛生前是北京第22中學的數(shù)學特級教師,“數(shù)學結(jié)構(gòu) 教學法”的創(chuàng)始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孫維剛從教40年,因 直腸癌轉(zhuǎn)移,于今年1月20日病逝。 。ǔ替迹 傳奇老師走了 孫維剛,北京教育界中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名字。然而,從2002 年1月20日開始,這個名字只能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中了。1月20日9:4 1,在北京市第六醫(yī)院,63歲的北京22中數(shù)學教師孫維剛因癌細胞擴 散去世。 由于工作操勞,1990年,他就被診斷出患了膀胱癌。1998年他又 查出患了直腸癌。這其中他經(jīng)歷了多次大手術,孫老師的愛人王海亭 說他是九死一生,可是他沒能渡過這一關,因為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到了 全身。 孫老師是累死的 去年年初孫老師的病已經(jīng)很嚴重,但他還是忍著病痛為全市遠郊 區(qū)縣教師講課,當4天的課結(jié)束時,學校派車去接他,他的腿已經(jīng)抬 不起來,是用兩只手搬著腿上了車。即使是這樣,他仍在去年2月16 日以飽滿的激情堅持給學生上完本學期的最后一課,讓許多人沒有想 到的是,那竟是孫老師最后一次登上講臺。當天他去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 被診斷為直腸癌轉(zhuǎn)移。 學生就是他的全部 作為一所普通中學的數(shù)學老師,孫老師成功地完成了3輪持續(xù)17 年的教學改革實驗。李毅同學到美國密歇根大學讀物理學博士的第二 年就獲得全美大學生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設計大賽第三名,蔡冰冰是當 年考初中時被重點中學淘汰下來的學生,她在孫老師班學習6年后考 入北京大學,現(xiàn)已獲得美國某著名大學博士學位。在第37屆國際數(shù)學 奧林匹克競賽中拿到金牌的閻同學將他的金牌掛在了孫老師的脖子上, 動情地對前來迎接的領導老師說:“這塊金牌應該獎給孫老師,沒有 他就沒有我的今天!笔嗄陙,孫老師堅持每天7點準時到校,一 次他因扶一名老人遲到了五分鐘,他在黑板上寫道:“今天我遲到了, 對不起大家!比缓笞叱鲩T外在凜冽的寒風中站了一個小時,當時他 已被查出患有癌癥。在他生病住院的日子里,孫老師每天給幾個調(diào)皮 的學生寫信,后來學生的爸爸講,兒子用一種很陌生、很莊重的樣子 讀孫老師的信,眼中充滿淚水。后來這些信常常拿出來全家閱讀。 他是創(chuàng)記錄“專業(yè)戶” 1997年,孫維剛當班主任的22中高三(1)班,全部超出錄取線, 全班總平均分是558.67分,600分以上的9人,全班數(shù)學平均分117分, 在全市教學班中是第一。38人達重點校標準,其中22人考入了清華、 北大。這在全市中學教學班中絕無僅有。而6年前,這個班的40名來 自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入初中時,26人達不到區(qū)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shù) 線,14個是就近分配的學生。 “記錄”遠不止這些。孫維剛連續(xù)17年帶了三輪實驗班,都是從 初一年級當班主任做起,學生入學時的平均成績都遠遠低于區(qū)重點中 學。3輪實驗班總共121名學生,高考升學率為100%,其中近50名學 生進入北大、清華,打開學校專為孫老師設立的檔案,發(fā)現(xiàn)他教過的 學生中有多人現(xiàn)正在美國深造,有的已獲得博士學位。 他很少給學生留作業(yè) 孫維剛認為取得好成績有兩種方法,一是使學生對知識深刻理解, 提高能力,發(fā)展和完善素質(zhì);一是揣摩考試的方向,也就是押題,并 據(jù)此做大量類似的練習,成為熟練工種。他采取的是第一種方法。 他從不押題。他和任課老師平時也不留或很少留家庭作業(yè)。他實 施快樂教育——啟發(fā)、引發(fā)學生真正深入科學知識的內(nèi)部,發(fā)現(xiàn)科學 內(nèi)在的和諧美,從而興趣盎然地去挖掘知識的真諦、得到快樂。他在 課下只是建議學生們看一些書和一些題目。 五封信改變學生命運 在孫維剛的眼里,沒有不好的孩子。有個名叫小雷的學生,非常 調(diào)皮,上課總影響別人,后來,小雷考上了北大物理系,他的家長說, 孩子的改變是因為孫老師曾給小雷寫過5封信。 那些信很短,都是孫維剛在第二次做膀胱癌手術住院期間寫的。 其中有一封是這樣寫的:王一(當時的班長)今天來電話,說你今天 上課時沒有說話,聽到這個消息,我多么激動,我知道,你是在用難 以想像的堅強毅力在克制自己……您的孫老師。 小雷的家長說,孩子在看這些信時,那眼神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他不只會教數(shù)學 聽過孫維剛課的老師們有一個共識——他的課你沒法學,他不按 課本講,古今中外,史、地、生、化,音、體、美,甚至文學、天文 都囊入數(shù)學教學中;他的學生也沒法比,他們課上搶著解題當樂,課 下自己找題找樂。 有人問孫維剛怎么教數(shù)學?他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奮筆疾書:“八方聯(lián) 系,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 清華大學學生溫世強說,他聽孫老師講的第一堂數(shù)學課,沒講數(shù) 學題,而是講數(shù)學和諧對稱的美感,自然界萬物造人,哲學一分為二, 都能在數(shù)學中體現(xiàn)。此后一個月,他講的都是如何做人。 另一個考入清華的學生陳帆說,孫老師講數(shù)學課,山南海北,古 今中外,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唐詩宋詞,無所不講。有時,隨手就 畫一幅地圖,讓大家聯(lián)想。 除了教數(shù)學課,孫維剛還教過物理、歷史、地理、音樂等。他是 60年代22中學惟一的手風琴伴奏手,他還當過22中學校排球隊、乒乓 球隊、籃球隊教練。他還喜歡所有球類的比賽。 他鼓勵學生“打倒”自己 后來考入北大的桑麗蕓說,上數(shù)學課,孫老師一般都是選出一個 題來和大家一起做。有一次,孫老師求證一個定理,用了七八步,閻 王君同學用另一種證法只需四步,老師大加贊賞,鼓勵大家另辟蹊徑, 結(jié)果同學們相互激發(fā),竟找到了七八種證法。孫老師最喜歡同學這樣 向他挑戰(zhàn),鼓勵大家“打倒老師”。上孫老師的課,有一種競爭氣氛, 每個人都想找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我們上課常常發(fā)生爭論,思想急 劇交流,互相啟發(fā),最后升華到新的高度。孫老師稱這叫“釋放潛能” “傳染聰明”。 他曾經(jīng)這樣“騙”學生 畢業(yè)于清華的陳碩的父親是個下崗工人,家里生活很艱辛,學校 收各種費用時,孫老師都說:陳碩的費用全由學校報銷——后來陳碩 才知道他是“騙人”的,這些費用統(tǒng)統(tǒng)都是他自己出的。孫老師把他 去外邊講學、寫書所得的報酬全都花在了學生身上。高二時,班上7 名同學參加全國數(shù)學夏令營,每人要交1000元,孫老師又“騙人”了 ——說是費用學校出,實際上也是他個人出的。一年后學校知道了, 才又補上。 他用生命來教課 孫維剛是用生命在教課。據(jù)他的學生回憶說,很早以前,孫老師 就經(jīng)常便血,但拖到1990年5月才到醫(yī)院就診,一查是膀胱癌。手術 后他就帶著第二輪實驗班的4名高二同學代表北京參加第七屆中國數(shù) 學奧林匹克競賽,當時各省代表隊都住在中國農(nóng)科院。比賽第一天早 晨,孫老師突然又大量尿血,他仍然乘公共汽車從東城趕到了海淀魏 公村。同學們發(fā)現(xiàn),孫老師每次上廁所,都是在無人的時候去,還關 上燈。原來,那一天孫老師都在便血,但他不讓別人看到,自己也不 看。那次,參加中國奧林匹克競賽的同學最終全都上了北大、清華。 他的財富是學生 學生是孫維剛老師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孫老師家中用的是80年 代的床和衣柜,珍藏的是每一屆學生的合影。在孫老師生病的日子里, 許多家長自發(fā)地排班前來護理他。一名家長含著淚說:“這樣的好老 師走了太可惜了,如果可能,我愿用所有的積蓄換他十年的生命! 這就是孫維剛,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中國數(shù)學會理事、 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北京十大杰出老師……排在他名 字前面的頭銜和榮譽可以排成一長串!。〒(jù)《北京晚報》)
|
|
|
【發(fā)表評論】【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