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南京眾多景區(qū)都是人潮如織。然而游人太多,動物的情緒也變得焦躁起來。2日上午,網友“游客”在南京龍虎網上發(fā)帖,描述了自己10月1日下午在動物園看到的一起6只老虎“圍毆”1只母獅子的“慘案”。
記者聯(lián)系動物園了解到,獅子沒有明顯受傷,獅子和老虎平常就會打打鬧鬧,只是當天,老虎“出手”重了些。
至于動物為何打架,動物園工作人員說,這可能和假期期間,“動物園的游客很多有些關系”。
網友描述
獅子的舌頭都吐了出來
據該網友描述,國慶假期他們一家人來南京游玩。國慶節(jié)當天下午,該網友帶著家人來到紅山森林動物園。
“3點多鐘,我們逛到獅虎獸新館那邊,突然發(fā)現(xiàn)外面圍了很多人,擠過去一看,發(fā)現(xiàn)原來是館里面的老虎和獅子打了起來。館里面有6只成年的老虎,只有1只成年的母獅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6只老虎圍著這1只獅子撕咬,前前后后持續(xù)了十幾分鐘時間。這期間一直不見有飼養(yǎng)員過來,我在周圍找了找,也沒有找到飼養(yǎng)員,只好來到臨近的河馬館,找到了一名飼養(yǎng)員!痹摼W友稱。
幾名飼養(yǎng)員趕來后,趕忙將6只老虎趕進籠內。而此時,獅子似乎已經身受重傷,躺在了地上。
“獅子的脖子上好像有一些紅紅的血跡,其他地方沒有看到。獅子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肚子一起一伏的,連舌頭都吐了出來,看來受的傷還不輕。過了一會兒,一名飼養(yǎng)員提來一桶清水,輕輕地潑灑在獅子臉上和身上,大概過了兩三分鐘吧,獅子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回到了自己的籠子里。老虎和獅子都是很兇猛的動物,關在一起,是不是太危險了啊?”該網友很是疑惑。
動物園解釋
獅子、老虎都沒受傷,只是打鬧
2日下午,記者聯(lián)系了紅山動物園。動物園宣傳推廣部工作人員白女士表示,老虎和獅子發(fā)生打斗的地方,不是獅虎獸新館,而是動物園的表演館后場。
“這幾只老虎和那只獅子,都是表演館的動物,平常就在一起表演,性格都比較溫順,所以就把它們關在一起,但是各自的房間都還是隔離著的。動物在一起,都會打打鬧鬧的,就像小孩子們在一起也會打鬧一樣。只不過昨天下午打得有點兒兇罷了,事實上老虎和獅子都沒有受傷。這可能和國慶假期動物園的游客很多有些關系!卑着扛嬖V記者。
至于獅子沒有受傷,為何要躺在地上不起來,白女士表示,那是出于自我保護!熬拖裥『⒆哟螋[一樣,如果好幾個小孩圍著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很有可能也會蹲在地上。其實動物和小孩子是一樣的,那么多老虎圍著它,這只獅子也會感到害怕。至于吐舌頭,也只是方便喘氣而已。飼養(yǎng)員趕過來,將老虎和獅子分開之后,稍微安撫一下,獅子很快就恢復正常了!卑着糠Q! (據《揚子晚報》)
6只老虎為啥圍攻這只母獅?
2011-10-04 07:55:00 我要評論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關鍵詞:
[提要] 國慶期間,南京眾多景區(qū)都是人潮如織。然而游人太多,動物的情緒也變得焦躁起來。2日上午,網友“游客”在南京龍虎網上發(fā)帖,描述了自己10月1日下午在動物園看到的一起6只老虎“圍毆”1只母獅子的“慘案”。
[提要] 國慶期間,南京眾多景區(qū)都是人潮如織。然而游人太多,動物的情緒也變得焦躁起來。2日上午,網友“游客”在南京龍虎網上發(fā)帖,描述了自己10月1日下午在動物園看到的一起6只老虎“圍毆”1只母獅子的“慘案”。
![]() |
網友提供的照片顯示,獅子受圍攻后倒在地上。 |
陳鳳祁
更多新聞
- 濟南將對公租房預登記 可優(yōu)先安排搖號選房
- 一小學倆老師仨學生 女老師堅守孤島30多年
- 68歲老人連續(xù)17年展“國慶報”祝福祖國
- 廉租房后續(xù)配套不完善 孩子上學要繞半個城
- 旅游成本借假日蹦高 部分旅游地區(qū)價格大漲
相關閱讀
我要評論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