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艷
責任編輯:王曉亮
春節(jié)的腳步是越來越近,年味啊也越來越濃了。農歷臘月二十三,小年,恰逢濰坊市孫家集大集。琳瑯滿目的商品當中,記者發(fā)現了這樣一種產品----地瓜淀粉。
記者發(fā)現,這所謂的地瓜淀粉外包裝上面,沒有任何正規(guī)標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無產品。無獨有偶,同樣包裝的地瓜淀粉在同一天濰坊市朱里街道的河灘大集上也在售賣。
當記者上前詢問淀粉沒有外包裝,是不是真的時,集市老板告訴記者:“你家買面粉的時候還帶著包裝啊。”記者再次質疑這是否屬于三無產品,集市老板半開玩笑的說:“ 三無?六無。無無無嘛”
老板信誓旦旦,哪怕是六無產品吃了都沒有問題。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用標準》《食用淀粉包裝、標志、運輸、貯存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包裝上標志,應鮮明清晰,在未裝入淀粉前制好,標志應包括下列內容:生產廠名;產品名稱;凈重(kg);商標;禁用鉤扎,防濕防潮。1千克以下系列小包裝應以加。寒a品標準號、等級。而記者也從商販售賣的其他地瓜淀粉的外包裝上面看到了這種區(qū)別。
那么,這些三無淀粉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集市老板稱:“這安丘都有。從青州,人家是從別的地方販過去。那個大批發(fā)商給我們的 。”
記者發(fā)現,這位老板售賣的淀粉和之前記者詢問的三無包裝產品幾乎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這個地瓜淀粉的生產廠家變成了諸城第二淀粉廠。
三無淀粉 任意包裝
按照銷售攤主的說法,記者趕到了位于青州市的山東海天水產干貨綜合批發(fā)市場。剛進批發(fā)市場,就在一家銷售食用蘇打白糖的店鋪里找到這款三無地瓜淀粉。批發(fā)老板告訴記者,這是青州本地生成的。記者進一步詢問時,批發(fā)老板直截了當的告訴記者,“都是自己裝的,想要合格的也有,不合格的也有,都有!
在整個市場轉了幾圈,記者發(fā)現,幾乎每家淀粉和調味品的批發(fā)商那里都有這種三無的地瓜淀粉在銷售。而且對于國家明令禁止銷售這種三無產品的規(guī)定,他們也是知情的!八F在食品要求有QS,這個是個人分裝的沒有QS,逮住罰錢。袋子上寫著個地瓜淀粉,其實裝的是玉米。”
而對于這種標有山東諸城第二淀粉廠的地瓜淀粉到底來自哪里,有的批發(fā)老板稱是自己包裝的,也有的說是別人代銷的。
三無淀粉 個人自制
隨后,記者亮明身份,批發(fā)老板才承認,這些產品都不是他們自己產的,并且明白屬于三無產品,無奈地表示“不賣了”。
而在另外一家銷售三無淀粉的批發(fā)商,老板道出了實情,表示:“這些地瓜淀粉就是自己裝的,在店里自己用封口機封的。”并表示,所有裝的都是玉米淀粉,自己的包裝袋,自己的機器封口。
那么,這些批發(fā)商為什么都要使用諸城第二和第三淀粉廠,這之間又有什么關聯呢?批發(fā)老板回答說“不是諸城第二淀粉廠生產的,就連諸城第二淀粉廠在哪都不知道!
【編后】連廠家在哪都不知道,竟然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使用別人的廠名,產品還在濰坊的農村市場上大量銷售。希望通過記者的鏡頭和追根溯源的調查,能讓消費者看的清清楚楚,買的明明白白。
最近,菏澤市單縣一出租車司機拉著一位乘客經過鄉(xiāng)間小道時,竟然被車上的乘客搶劫了。[詳細]
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際,中共山東省委今天召開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省領導與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新老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歡聚一堂,喜迎新春、共話發(fā)展。[詳細]
濟南天橋交警大隊民警接到群眾舉報,說在繽紛五洲商場門前有兩輛同一車牌號的豪車 當民警打開前車蓋后,這兩輛車還是有點區(qū)別,一輛是3.2V6,一輛是4.5V8,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不同:一輛車有車輛名牌,另外一輛車就沒有。[詳細]
春節(jié)越來越近,年味也越來越濃, 這幾天,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棗莊山亭區(qū)徐莊大集格外熱鬧,今天的新春走基層,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去體驗鄉(xiāng)村大集的濃濃年味。[詳細]
1月5日晚上7點左右,膠州市膠東派出所接到一位張女士的報警,張女士說自己家進了小偷,家里的現金、手機還有ipad都被搶走。1月6日,警方在家中逮捕了犯罪嫌疑人苗某,據犯罪嫌疑人交待,自己常年無業(yè),生活較為拮據。[詳細]
受強冷空氣影響,島城氣溫連續(xù)走低,今天市區(qū)最低氣溫降到了零下4.6度,膠州灣紅石崖海域再現海冰帶。膠州灣是伸入陸地內部的一個半封閉海灣,鹽度相對較低,一般在零下1.6攝氏度就會結冰,而紅石崖位于膠州灣西南部,因為海水較淺,幾乎每年冬天都會先于其他地方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