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姜暉
原標題:傳遞好家風從娃娃抓起
市婦聯與市文明辦等部門將全面實施家庭教育“五百工程”讓好家教、好家風在島城蔚然成風
6月2日,青島市文明辦與青島早報聯合推出了 “文明有禮青島人”欄目,尋找身邊的“文明達人”和“文明家庭”,請市民共同參與,一起聊聊生活中的哪些細節(jié)最需要講文明、有教養(yǎng);與人交流的哪些環(huán)節(jié)最容易出現不文明、不禮貌的現象,為島城制訂最貼“地氣”的禮儀準則。連續(xù)三天,不少市民給早報發(fā)來郵件,推介身邊的“文明達人”,并發(fā)來了他們心目中的“文明禮儀準則”。
文明在身邊言行做表率
“夏天快到了,商場里有空調,很多人都會到商場休閑、避暑,可是穿著一定要得體,最好別穿背心、拖鞋。 ”“現在街頭上已經很少見到光膀子的人了,說明青島人的文明程度在提高,但公共場合說話的聲調、舉止也應該規(guī)范,畢竟我們青島是國際化大都市。 ”“我們最近聽了一次演講,期間手機鈴聲此起彼伏,太不尊重演講人了,這是家庭教育和個人修養(yǎng)的集中體現,應該重視。 ”近幾天來,有不少讀者還專門將一些生活中、工作中應該注意的文明禮儀細節(jié)總結下來發(fā)給早報,希望為青島市民文明舉止的養(yǎng)成提供行事標準。
此外,還有讀者也提供了線索,將自己身邊的“文明達人”推介給早報。郵件署名“山水精靈”的讀者給早報發(fā)來郵件說,他平時喜歡爬嶗山鍛煉身體,一次遇到一名登山者,對方看著滿樹櫻桃并沒有隨意亂摘,而是掏10元錢買了一斤,他感覺對方非常講文明、懂禮儀。后來他聽說,這名登山者常常拎著垃圾袋,在登山時順手將沿路的垃圾撿拾起來,放到垃圾桶。 “山水精靈”說,單從對方撿垃圾的舉動來看,對方的環(huán)保意識非常強,他個人在為這位登山者點贊的同時,也希望登山愛好者和游客不要隨手亂扔垃圾,共同維護家園的美好環(huán)境。
“泥人劉”向周圍傳播正能量
昨天,記者從市文明辦了解到,5月份“文明市民”名單揭曉,劉世普名列其中。 76歲的劉世普是紅島經濟區(qū)河套街道尚家溝社區(qū)居民,民間泥塑藝術家,熟知他的人都親切地叫他“泥人劉”。
上世紀六十年代,劉世普的母親劉胡氏的剪紙、布藝和泥塑被鄉(xiāng)親們稱為“三絕”。劉世普受到母親的啟蒙,自幼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通過刻苦自學,繪畫、刻畫、玻璃畫及水粉畫很快就淺顯功底。
劉世普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他認為凡是流傳下來的技藝,都有其存在的價值。為了讓泥塑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劉世普不僅把技藝傳授給兒子、孫子和眾多徒弟,從2000年開始,他還定期應邀到各類中學、小學舉辦泥塑培訓班,并專門在青島出口加工區(qū)實驗小學內建立了一個泥塑培訓教室,系統(tǒng)性地開展泥塑教學,對中小學生的藝術啟蒙和對傳統(tǒng)技藝的認知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劉世普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他利用自己藝術方面的特長做社區(qū)文化義工,十幾年如一日,默默奉獻。從2005年開始,他利用自己并不寬敞的泥塑工作室開辟了一個音樂角,自費購買了二胡、笛子、簫、葫蘆絲等一批民間樂器,閑暇之余,他就教周圍的居民樂理知識,編排一些傳統(tǒng)曲藝。每到節(jié)假日,他的工作室都是人滿為患,在他的帶領下,社區(qū)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尤其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從此不再單調。
劉世普也是社區(qū)公認的熱心人,東鄰西舍的紅白喜事,總會找到他,而他也總是熱心地去幫忙,今天給李家畫幅畫,明天給張家寫幅對聯,后天教徐家的孩子拉二胡。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之間產生了矛盾和糾紛,他就以村民小組長的身份,把各方當事人叫到一起,找出問題的根源,把矛盾和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避免了一起又一起矛盾沖突。久而久之,他成了化解鄰里糾紛的和事佬,他時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祖宗教給我們的辦事原則不能丟”,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周圍傳播著正能量。
實施家庭教育“五百工程”
近日,“好家教伴成長”青島市家庭教育普及工程在地質之光展覽館啟動。啟動儀式發(fā)布了青島市家庭教育普及工程實施措施,向青島市家庭教育指導師頒發(fā)了證書。家庭教育普及工程是今年青島市政府的市辦實事之一,將家庭教育納入市辦實事和公共服務體系在我省尚屬首次。
據悉,為確保市辦實事落地見效,市婦聯與市文明辦、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衛(wèi)計委等部門將全面實施家庭教育“五百工程”,包括創(chuàng)建百所示范家長學校和社區(qū)“父母學堂”,采取以獎代扶的方式,引導和帶動全市家庭教育陣地規(guī)范完善;舉辦百場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利用廣播、報刊、網絡等 “父母學堂”,每年舉辦200場家庭教育公益講座;組織百場家庭教育論壇沙龍,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參與家庭教育論壇,宣傳優(yōu)秀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訓百名家庭教育指導師,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每年培訓200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并建立家庭教育骨干專家?guī);宣傳百個好家教故事。在全市廣泛征集青島好家教故事,精選100個匯編成冊。通過以上措施,向百萬家長宣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推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融合,讓好家教、好家風在島城蔚然成風,促進全市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讓好家教伴孩子成長
陳菲和閆軍是兩名普通孩子的家長,他們向全市家長發(fā)出倡議:做有素養(yǎng)的示范者、做有責任的學習者、做有視野的指導者、做有智慧的陪伴者。他們在倡議中提到,好家教伴成長,育人先育己,身教勝于言教,所有家長應該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思想,敬畏公德、敬畏法律、敬畏規(guī)則、敬畏科學、敬畏人生,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維護公德、遵守規(guī)則、熱愛科學和生活的良好品行。
閆軍說,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沃土,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人。家長應該主動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優(yōu)秀家長的成功經驗,在培養(yǎng)孩子的同時積極豐富自己的家庭教育經驗,在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閆軍倡議,讓家長們從自身做起,愛自己、愛孩子、愛家人,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孩子感受家庭的溫暖、擁有成功的體驗,在被接納中建立自信,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陳菲希望家長們拓展思維,做胸懷寬大、視野高遠、面向未來的領路人,了解孩子的個性和興趣,尊重和激勵孩子的夢想,相信孩子的潛能,通過引導式交流讓孩子發(fā)現自己的潛能、運用自己的潛能。
“文明有禮青島人”欄目開通郵箱qdwenming@126.com,你可以將身邊的“文明達人”和傳承好家風的“文明家庭”故事或線索發(fā)給我們。同時,也可以將你心目中有教養(yǎng)、懂禮儀的舉動和行事規(guī)范,以漫畫或文字的形式發(fā)送給我們,我們將挑選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刊登在《青島早報》的版面上,讓大家一起“共話文明”。郵件中請留下姓名、電話,以便聯系。(記者 于順)
今年是高考制度恢復40周年,記者昨天參加了山大77級校友的一次聚會。1977年12月,570萬考生走進考場,最終27萬人擠過了獨木橋,錄取率只有4.8%,對于山大77級校友來說,收到錄取通知書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詳細]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旅游強省建設的部署要。求,充分發(fā)揮鄉(xiāng)村旅游在新舊動能轉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詳細]
濟南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四畢業(yè)生葉江濤來自福建省,他打算回老家工作,“我回福建面試,來回的車費就花了600多!薄 ∪绻ネ獾卣夜ぷ,路費、住宿、餐飲,加起來每次花銷都得上千元,這對于還沒畢業(yè)的學生來說并不是小數目。[詳細]
罰款、執(zhí)勤、接受教育、視頻曝光,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濟南交警對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的嚴查進行得如火如荼,處罰措施越來越嚴。5月31日,濟南交警再度曝光了槐蔭區(qū)8名闖紅燈者,不但曝出了違法者的照片,而且將其全名、單位、住址、身份證號等一一曝光。[詳細]
許久以來,“山東要組建一所新的醫(yī)科大學”一事,一直都是公眾時刻關注的焦點話題。如今,關于這所新的醫(yī)科大學的組建動向,又有了新的進展。據山東衛(wèi)視報道,近日,省政府下發(fā)《關于組建齊魯醫(yī)科大學(籌)和新的齊魯工業(yè)大學的通知》。該通知中明確提出:經省委、省...[詳細]
本周三,2017年高考將正式吹響考試哨,明天下午4點30分后,考生可前往所在考點,熟悉考點情況。 按照煙臺市教育局安排,考生看考點時須持準考證前往,與往年流程一樣,為保證考場安全,考生不得進入考場,只能在考點內熟悉環(huán)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