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免费播放_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免费_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一区二区_无码中文成人福利在线观看_亚洲一级午夜喷水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調查:"限塑"近十年 農貿市場等仍我行我"塑"

2017-11-22 09:36:00 來源: 青島早報 作者: 王建亮

     

  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下發(f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即市民俗稱的“限塑令”。通知明確規(guī)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如今,“限塑令”實施已近10年,“限塑令”是否真的限住了我行我“塑”之風呢?記者近日在島城各大超市、農貿市場、早市發(fā)現,“限塑令”在超市執(zhí)行得比較好,但是在農貿市場、早市等處發(fā)現,大量無標識且免費的塑料袋仍在使用。業(yè)內人士分析,要想徹底改變我行我“塑”的現狀,除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外,還需在塑料袋生產環(huán)節(jié)實行嚴格把控。

  【探訪】

  地點:餐館、農貿市場、早市

  成本不高 塑料袋隨便用

  “限塑令”主要規(guī)定兩點:第一、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要求,明確普通塑料購物袋、降解塑料購物袋以及淀粉基塑料購物袋分類要求,利于消費者識別和分類回收,對食品的塑料購物袋必須標注“食品用”字樣。第二、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一律不得免費提供。

  “限塑令”頒布初期效果明顯,消費者對有償使用不適應,商家也推出了一些紡織購物袋贈與或出售給消費者,有的消費者開始養(yǎng)成自帶購物袋消費的習慣,塑料袋的使用量大減。但現在很多市民對依然大量使用塑料袋的問題表示了很多無奈。“使用塑料袋的危害性很大,我們都知道,但是布質購物袋、紙袋等不便于攜帶,下班回家在超市或市場購買東西只能用塑料袋。 ”昨日,消費者張女士說,誰也不會上班時帶一個布袋子,買菜都是下班回家順便買的,只能用塑料袋把菜提回家。

  昨日,記者走訪寧夏路附近的一些餐館、農貿市場、早市發(fā)現,這些地方仍提供免費的塑料袋。寧夏路上一處農貿市場幾乎每一家攤位都為來買菜的顧客提供免費塑料袋,且是不可降解的。 “菜市場的塑料袋一直都是免費的,要是掏錢的話,估計沒幾個人愿意付錢。 ”一位攤主告訴記者,一般能夠兜住菜的薄塑料袋成本并不高,中小型塑料袋也就三四分錢一個,大點塑料袋八九分錢一個,每天也就幾塊錢的成本,但是要是讓買菜的人掏這個錢,他們肯定不樂意。不僅是菜市場,很多小餐館也免費提供塑料袋,多家餐館服務員告訴記者,客人只要要求打包,他們就會提供免費的筷子、塑料袋,甚至有的還有一次性餐盒。

  一名水果攤攤主告訴記者,他用的是很厚的塑料袋,每天都有人來送貨,“基本就是5塊錢一把,大概80個左右,平均六七分錢一個,再大點的要一毛錢一個,每天用個三四把,成本也就20元左右。 ”這位攤主說。

  地點:大型超市

  收費不高 很多人不在乎

  “限塑令”的實施對超市影響如何呢?昨日,記者到寧夏路一家大型超市購物,到收銀處后,收銀員主動問需不需要塑料袋,大的0.3元一個,中等的0.2元一個,小型的0.1元一個。記者觀察發(fā)現,在結賬時購買塑料袋的大部分是年輕人,老年人大多自帶購物袋或者小拉車。 “三毛兩毛不算什么,現在都是手機付費,手機一掃根本沒感覺。 ”一名顧客說。不過老年人挺在意購買購物袋的費用,所以相對來說購買塑料袋的老年人比較少。

  記者還發(fā)現,大部分超市的蔬菜水果銷售區(qū)會提供“手撕袋”,有一些不愿意為塑料袋付費的消費者,可以通過超市里的“手撕袋”來充當購物袋!跋匏芰睢鳖C布之初,消費者對于塑料購物袋的需求有所增加,超市內的生鮮、熟食、蔬菜大多是用透明手撕連卷塑料袋分裝后再稱重、貼價簽,使用量很大。因為收銀臺結賬需要購買購物袋,而顧客不愿購買就跑到生鮮蔬菜區(qū)拿手撕袋,如此一來導致生鮮蔬菜區(qū)的耗材使用量猛增。在這股洪流之下,生鮮蔬菜部門被逼加強撕裂袋管控,常用做法就是減少甚至撤掉手撕袋支架數量,由員工專門發(fā)放手撕袋或者去秤臺處領取。

  香港中路一大型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超市在收費塑料袋中并沒有多少收益。該超市2011年之前0.3元一個的塑料袋每年要用50萬個,0.2元一個的每年要110多萬個。 “這些年我們開始減少低價購物袋,推出1.4元一個的大型購物袋和0.9元一個的中型購物袋,這些購物袋是專門定做的,采用玉米淀粉提煉的材料制作,可以在短時間內降解,顧客使用量明顯降低。 ”該工作人員介紹,據他們統(tǒng)計,2016年他們超市可降解的購物袋,1.4元一個的使用量在23萬個,0.9元一個的有58萬個,使用量降了五成。雖然使用購物袋的人少了,但是顧客其實并沒有減少,只是大家漸漸都習慣來這里買東西不要塑料袋。 “有些人說超市賣購物袋掙了不少錢,但是根據我們的規(guī)定,超市所有購物袋都是平進平出,進價多少賣價多少。 ”該工作人員說。

  【調查】

  平均使用時限25分鐘 200年才能完全降解

  “限塑令”作為一項法令,卻并沒有深入到消費市場的各個角落。盡管對正規(guī)超市的監(jiān)督管理比較成功,但大量存在的攤販等非正規(guī)渠道,依然在為顧客提供“貼心”的打包服務。新興的“互聯(lián)網+經濟”也依舊我行我“塑”。這些塑料袋大都很難重復利用,往往用過一次便進入垃圾桶。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一共產生300億個快遞包裹,2018年將達到500億個。此間產生的包裝盒、塑料袋及輔助包裝材料同樣也是天文數字,這還沒算商場超市和菜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塑料袋。 2017年11月初,國家發(fā)改委提出研究調整“限塑令”,或將其管轄領域延伸至電商快遞等行業(yè)。據中國塑料再生利用專業(yè)委員會統(tǒng)計,我國每天對塑料袋的使用量高達30億個,全年使用塑料袋重量在680萬噸,每年消耗的包裝袋價值高達50億元人民幣,其中以塑料購物袋為主。據有關部門測算,每生產1噸塑料,需消耗3噸石油。塑料袋廢棄后,如果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如果掩埋地下,大約200年才能腐爛,會對土壤的酸堿度產生不良影響。

  盡管“限塑令”存在紕漏,卻也并非毫無作為,“限塑令”最大的貢獻是提升了公民的環(huán)保意識。有資料顯示,2015年國家發(fā)改委環(huán)資司表示,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施,7年來成效明顯,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根據國家要求,“限塑令”的執(zhí)行,生產領域由質檢負責,流通領域由工商負責。對企業(yè)違法生產超薄塑料袋,質檢應責令停產,沒收違法生產所得,對非法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工商部門應予以查處。一名基層工商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限塑令”剛出來時,查得挺嚴的,目前對大型超市的監(jiān)管也比較規(guī)范,但是農貿市場甚至早市的商戶往往是小本經營,如果真按照“限塑令”的標準去罰的話,往往會造成很大的矛盾,因此很多時候他們也是無能為力。

  “‘限塑令’執(zhí)行起來困難重重原因有兩點,一是執(zhí)法難,市場主體千千萬,數量有限的執(zhí)法人員不可能檢查到所有銷售過程,取證難、執(zhí)法難。二是觀念難,用慣了塑料袋的便利,消費者主觀上很難形成主動帶布兜購物的習慣,而商家更不會犧牲消費者偏好來承擔少用或禁用塑料袋的公共責任。 ”該工作人員說。 “一個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時限只有25分鐘,而普通塑料袋在自然環(huán)境中則需要200年才能完全降解,一味填埋會導致填埋地惡化為軟質地基,今后很難再次利用,而焚燒塑料袋后釋放的有毒氣體不僅會加劇全球變暖,更威脅到人類自己的健康。 ”一環(huán)保人士說。

  【聲音】

  建議“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

  2015年1月1日開始,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規(guī)定全省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吉林省也成為施行“限塑令”后第一個全面“禁塑”的省份。湖南省政協(xié)委員童彬原曾提交過相關提案:為減少日益嚴重的塑料袋白色污染,建議實行全面“禁塑”。他認為,真正要拿住“白色污染”的七寸,必須通過立法的方式對使用塑料購物袋說“不”。全國人大代表冉冉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提出,限塑的成本太低,消費者一般不會考慮幾毛錢的塑料袋成本。冉冉建議,改“限塑令”為“禁塑令”,各省市可根據情況給出“禁塑”時間表及具體實施細則。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袋,改為生產使用可全降解的聚乳酸等食品袋,同時盡量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塑料袋對環(huán)境的危害大,目前的 “限塑令”又效果不佳,如何才能管好塑料袋呢?有專家認為,治“塑”一是要“堵”,從源頭上遏制,加強政府監(jiān)管。既然“限塑令”當初由政府推行,就不能完全依靠商家自覺來實現。環(huán)保、質監(jiān)、工商等部門必須在塑料袋生產的審批、監(jiān)控、執(zhí)法環(huán)節(jié)中抓落實,不讓違規(guī)產品流入市場。其次也得“疏”,“限塑令”應該延長監(jiān)管鏈條,不僅要限用,也要限售、限產,在需求側和供給側兩端同時發(fā)力。在執(zhí)行中,如果只是政府部門單打獨斗,那就注定會獨木難支,還應該調動社會、市場和消費者的力量,共同參與到塑料袋的治理過程中,如完善塑料袋銷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鏈條制度設計;塑料袋薄利多銷,通過大幅漲價,讓消費者購買塑料袋時感到“肉痛”,可能效果就明顯多了;政府也可以出臺財政補貼政策,在超市等地對使用環(huán)保袋的消費者給予一定獎勵,也許能鼓勵更多人養(yǎng)成隨身攜“袋”的好習慣;此外,作為替代品的可降解環(huán)保袋現在大都比較貴,如果能利用新材料技術,做到平價又顏值高,相信能夠吸引不少人。

  【他山之石】

  國外“限塑”成功先例不少

  在“無塑運動”推廣相對較早的歐美各國,使用塑料袋的成本是很高的。國外很多地方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同時還需要額外支付環(huán)保稅。不過,各國“限塑”的成效也參差不齊。在北歐諸國,如丹麥、瑞典平均每人每年只使用2-3個塑料袋,而在葡萄牙等國平均每人每年仍要使用超500個塑料袋。以全球“限塑”最為成功的愛爾蘭為例,愛爾蘭自發(fā)布塑料袋稅之后,僅用4年就將塑料袋使用量減少了94%。愛爾蘭的一個塑料袋高達0.15歐元,后又升至0.22歐元,以遠高于其他國家的價格,有力地改變了消費者行為。與此同時,愛爾蘭將“限塑”的重心極大地放在了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上,包括在學校、社區(qū)開展教育活動,分發(fā)環(huán)保宣傳手冊等。如今,塑料袋已經成為了愛爾蘭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社會上已經形成不接受、不歡迎塑料袋的氛圍。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王建亮

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石慧

推薦閱讀
  • 有線索快舉報!被盜文物信息平臺上線,涉及山東26件

    3.jpg

    記者從文化部網站獲悉,為繼續(xù)深化打擊和防范文物犯罪聯(lián)合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和完善全國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建設,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fā)布平臺近日正式啟動。記者通過梳理發(fā)現,截至目前,山東共有26件丟失或被盜文物出現在平臺上,具體情況如下:[詳細]

    11-22 08-11新銳大眾
  • 山東家庭醫(yī)生簽約新規(guī)來啦,每人服務不能超200戶

    1.jpg

    日前,山東省衛(wèi)生計生委印發(fā)《山東省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工作指南(試行版)》(以下簡稱《工作指南》),對本省的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相關細則,作了初步的規(guī)定。簽約團隊與居民實行雙向選擇,居民根據自愿原則選擇服務團隊,實施初期一般按網格選擇家庭醫(yī)生團隊,一個居...[詳細]

    11-22 07-11齊魯壹點
  • 最終確定!雄安新區(qū)設計單位操刀濟南先行區(qū)規(guī)劃藍圖

    2.jpg

    11月21日,記者從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qū)了解到,經過前期積極準備,《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qū)總體規(guī)劃》招標工作已經結束。據了解,中規(guī)院規(guī)劃設計團隊已展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qū)總體規(guī)劃的相關工作。[詳細]

    11-22 07-11新銳大眾
  • 德州市擬就燃放煙花爆竹出臺管理規(guī)定 特殊時間外,主城區(qū)一律禁放鞭炮

    每年農歷除夕至正月初一全天、正月十五全天之外,其他時間在主城區(qū)一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對于限制燃放區(qū)域和時間,提出主城區(qū)(德城區(qū)、德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德州運河經濟開發(fā)區(qū))的限制燃放區(qū)域為:東至減河、西至德州運河經濟開發(fā)區(qū)全境、南至南外環(huán)、北至北外環(huán)。[詳細]

    11-22 09-11德州新聞網
  • 致敬!濟南新東站工人24小時輪班迎戰(zhàn)寒冬

    21日,濟南新東站工地,來自全國各地的兩千多名工人冒著大風奮斗,與冰冷的鋼鐵打交道。據了解,這個巨大的工地上工人們要日夜輪班上陣,工地24小時不休日夜施工,以確保工期不拖延。[詳細]

    11-22 09-11齊魯晚報
  • 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fā)布 德州市政府門戶網站入選全國百強

    11月17日,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公布第十六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德州市政府門戶網站在全國331家地市級政府網站中排名73位,全省15個地市級網站(濟南、青島除外)中位列第四位。[詳細]

    11-22 09-11德州新聞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