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中國教育太偏重訓導致學生不管閑事
2011-12-18 10:17:00 我要評論
周逸梅 來源: 京華時報[提要] 昨天,4名耄耋之年的泰斗級大師——楊振寧、吳良鏞、馮其庸、歐陽中石聚首于清華大禮堂,應邀參加由清華大學學生會組織的“清華大學時代論壇”。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著名城市規(guī)劃及建筑學家吳良鏞,著名詩人、文史學家馮其庸和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四位大師的年齡總和達到350多歲。
昨天,楊振寧在清華大學與學子們對話。本報記者范繼文攝
昨天,4名耄耋之年的泰斗級大師——楊振寧、吳良鏞、馮其庸、歐陽中石聚首于清華大禮堂,應邀參加由清華大學學生會組織的“清華大學時代論壇”。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著名城市規(guī)劃及建筑學家吳良鏞,著名詩人、文史學家馮其庸和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四位大師的年齡總和達到350多歲。科學、人文和藝術領域大師同臺碰撞思想火花,并與學子對話。
楊振寧說,中國學生的基礎比較好,大一時就較為成熟,而至少1/3的美國學生到大一時還沒開竅!暗袊逃赜枌В@讓中國學生有個很大的缺點:太專一,不管閑事”。
楊振寧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傾囊相授。一是“滲透式學習”,多聽聽外領域的講座;二是多和同學討論問題;三是廣泛獲取知識,多去圖書館;四是應該盡早認清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并朝這個方向發(fā)展。
>>大師語錄
楊振寧:選好發(fā)展方向
學習什么學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走向正確的領域。我們應該選擇大有發(fā)展的學習方向,而不能選擇窮途末路的方向。
歐陽中石:藝術是求美
藝術是什么?現在看來,藝術就是求美。藝術是人生缺少不了的學科?茖W要有藝術的靈感,藝術讓科學更美,嫦娥奔月看似神話,科學讓它實現。
吳良鏞:一切源于生活
不論什么學科,最重要的生活,是社會生活,因為生活不斷對你提出要求。如果從方法論上說,以問題為導向,看看社會有什么問題。
馮其庸:做學問莫怕苦
我十次去西域,最后一次上高原已經83歲,最終考證了玄奘歸國路線。做學問很辛苦,需要毅力和決心。人文要求善求真,現在很多文章,看了讓人實在不放心。
更多新聞
- 茂名原副市長3000萬家產說不清 一審判19年
- 江蘇省紅十字會首次“曬”收支明細
- 李陽與美籍妻子離婚案在京開庭 聚焦財產糾紛
- 獻血量相當全身換血18遍 福州老漢的漫漫愛心路
- 中國股市跌回10年前 或將再度"熊冠全球"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