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3日,陳艷青在領獎臺上。新華社記者 陳 燮攝
因為有陳艷青的存在,女子舉重58公斤級的賽場注定成為她一個人的舞臺,現(xiàn)場的動感音樂將舞臺氣氛推向高潮。女主角輕松出場,伴隨著全場掌聲,140公斤重的杠鈴被舉過頭頂。世界紀錄又重新寫上了陳艷青的名字。
仿佛時間倒流。1998年的曼谷,同樣是亞運會賽場,初出茅廬的陳艷青脖頸上掛上了金牌,但這并不意味著她眼前的道路總是一片平坦。8年間,許多與她并肩征戰(zhàn)的隊友遠離賽場,陳艷青也經(jīng)歷了很多失意與挫折。但是,兩次退役,兩次復出,已經(jīng)在雅典奧運會上冠軍夢圓的陳艷青始終無法割舍對舉重的感情。
陳艷青仍清楚記得去年東亞運動會后流著淚宣布退役時的情形,她說:“我決定退役時想,如果繼續(xù)練到2008年,已經(jīng)快30歲了。我不希望自己到了30歲的時候還沒有享受過青春。但是,北京奧運會是百年一遇的機會,為了這個機會,我愿意放棄自己的青春。我去年退役時一直在哭,我知道自己還是對舉重有感情!睆统,也就意味著這位雅典奧運會冠軍30歲前將繼續(xù)在舉重館里度過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對自己的選擇,陳艷青表示無怨無悔。
重溫亞運金牌夢后,陳艷青又開始期待著下一次衛(wèi)冕,“現(xiàn)在距離北京奧運會還有近兩年的時間,通過訓練,我有信心在北京奧運會的實戰(zhàn)中好好表現(xiàn)”。
。ū緢蠖喙12月3日電)
本報記者 陳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