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沽南站值班員井樹森在登記機車編號(1月30日攝)。
塘沽南站是天津海河畔一座走過124個春秋的火車站。在2004年10月7日7時最后一班4492次列車駛過后,喧鬧了百余年的客運站臺歸于寂靜,至今只留兩條貨運專線延續(xù)使命。寂靜難掩塘沽南站作為中國第一個標準軌火車站、中國現(xiàn)存最早火車站的光輝歲月。紅色歐式尖脊屋頂?shù)?個站房連接排開,墻體被刷成青灰色。正中站房上懸掛著的“塘沽南站”4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塘沽南站的一天是從點名開始的。鐘表指針剛指向8點,當天值班的所有工作人員就聚在有些陳舊的會議室里,值班主任韓文軍邊比劃、邊安排著一天的工作!艾F(xiàn)在不比過去忙了。濱海新區(qū)開發(fā)建設(shè),有鐵路運輸需要的20多個公司都搬走了。”站在會議室門前,韓文軍凝望著海河對岸建設(shè)中的于家堡金融區(qū)說。點過名后,值班員井樹森回到行車控制室。他盯著控制臺上不同軌道的紅綠指示燈,有紅燈亮起意味著火車經(jīng)過,他便拿起電話,通知道口做好降桿、接車準備,同時另一只手拿起鉛筆仔細記錄?刂剖依餃囟炔桓。井樹森說,自從附近供熱站4年前搬遷后,便再沒有過集體供暖,暖氣管上的溫?zé)醽碜阅险咀约簾汗┡L凉聊险鹃T前的鐵軌向東一直延伸到天津港。在離南站不遠的鐵軌旁有一間小值班室,這里是今年59歲的扳道員張洪增工作的地方。 “叮叮!敝蛋嚯娫掜懫穑还(jié)火車頭幾分鐘后從天津港方向駛來,需要鐵軌變道。張洪增放下電話小跑到兩條鐵路交界處,雙手握緊道岔的把手,整個身子用力后傾扳開!斑@種半自動手動道岔還是上個世紀留下的,估計全國鐵路上也沒幾個了! 姚雙義工作的道口比張洪增更靠近港口。他每天的工作是當有火車經(jīng)過時,降下橫桿,保障來往行人安全,同時揮舞著黃旗稍作指揮。“工作30多年了我很少歇班,沒事歇嘛班?”盡管每班只有一個人有些枯燥,但從值班室里整齊擺放的鐵軌零配件看得出他對工作的熱愛。臨近中午12時,塘沽南站職工紛紛帶著飯盒到食堂打飯,食堂師傅中午為大家做了白菜豆腐和魚。作為歷史遺跡,塘沽南站在1995年被當時的塘沽區(qū)確定為區(qū)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又列入天津十大不可移動文物之一。與其相距不遠,京津城際天津方向終點站于家堡高鐵站正在緊張地建設(shè)中。在于家堡站建成后,塘沽南站僅存的貨運功能是否會終結(jié)目前仍是個未知數(shù)。 “不管怎么樣,希望塘沽南站一直都能完整地保存下來,讓后人了解這段歷史! 塘沽南站黨支部書記馬國榮說。塘沽南站未知的變化沒有影響到大家的工作。臨近春節(jié),全站80多名職工仍按部就班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守護盛景褪去后的寧靜,延續(xù)塘沽南站作為一個火車站的使命。當?shù)匾恍┪奈锉Wo人士紛紛提議,以塘沽南站為基礎(chǔ),建立一個博物館,從而更好地保護和修復(fù)。也許不久的將來,塘沽南站的故事將會為更多人所熟知。新華社記者 張超群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