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12月12日,一段“背糧男子大鬧青島膠東機場”的視頻引起網(wǎng)友關(guān)注。這名男子的行李中攜帶了大量糧食,在登機檢查時因超重被攔下。因此,該男子當場大發(fā)雷霆,怒砸行李箱,致使航班延誤了一個小時。
在這起“機鬧”事件的背后,有一支老練的水客隊伍每天往返于青島到首爾的航線上,他們目的卻并非工作、學習或旅游,而是倒賣糧食。
韓國糧食自給率過低 食品價格連連上升
受地理條件制約,韓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6畝,糧食自給率一直很低。2000年韓國糧食自給率尚為30.9%,但2020年已降至19.3%。因此韓國食品價格受外部環(huán)境制約極大,大起大落成了常態(tài)。
而從去年到今年,韓國食品供應連遭重創(chuàng)。俄烏沖突后,多國限制糧食出口。而巴以沖突引發(fā)的潛在石油危機,又進一步提高了韓國的總體通脹率,帶動韓國食品價格連連上升。目前在發(fā)達國家中,韓國的食品價格僅次于瑞士。
今年韓國全國大米產(chǎn)量同比減少1.6%,為370.2萬噸。目前,韓國國內(nèi)大米的零售價格高達3.41-6.24美元/公斤(約24.3-44.4元人民幣),幾乎是中國大米零售價格的三到四倍。
據(jù)韓國統(tǒng)計局今年3月公布數(shù)據(jù),2022年韓國農(nóng)民種植10公斤水稻的平均支出為12美元(約為85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增長了9.3%。
高額的種植支出,加上韓國政府想要穩(wěn)定大米價格的定價補貼,讓韓國大米的價格居高不下。受到大米等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韓國今年9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同比上漲3.4%,這可是衡量通貨膨脹的關(guān)鍵指標,超過3%,就意味著有較大的通貨膨脹風險。
韓聯(lián)社12月15日評出2023年韓國十大新聞,菜籃子價格飆漲加重百姓負擔位列第十。韓國菜籃子價格飆漲,方便面、面包、牛奶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漲幅創(chuàng)下近10年來新高,給居民消費帶來巨大壓力。
水客背著糧食飛來飛去,對飛行安全造成隱患
韓國米價太高,水客們的目光就投向了鄰國中國。
據(jù)航空自媒體“停機坪”報道,青島往返韓國機票價格十分優(yōu)惠,12月17日青島飛往首爾最便宜只要380元,因此帶貨成本相當?shù)?。這些乘客有統(tǒng)一組織,一般都是一幫人一起扛著糧食乘坐飛機當天往返,主要在韓國航班最密集的青島膠東機場,現(xiàn)在也延伸到了北京大興機場等口岸。他們通常會準備3-5件裝滿真空壓縮糧食的行李,利用航司國際航班的免費托運行李額先托運2-3件行李,再免費攜帶1-2件手提行李登機。
令人震驚的是,他們帶入客艙的手提行李因為裝滿真空包裝糧食,幾乎達到30-50公斤,對客艙乃至飛機的飛行安全造成了巨大隱患,因為客艙行李架的限重一般是38公斤。據(jù)“停機坪”稱,某次青島飛往首爾的航班上,客艙行李架就被壓裂。
另外,大量的超重手提行李,會讓飛機出現(xiàn)隱載情況,嚴重影響飛行安全,比如起飛滑跑距離過長,或飛機過重拉不起來沖偏出跑道,或重心不穩(wěn)導致飛機失衡失控,甚至可能導致機毀人亡的安全事故。
海國志工作室出品
設計:陳艷嬌
文案:姜暉
資料來源:光明網(wǎng)、中新經(jīng)緯、新京報等
責編:付興帥
審核:魏鵬
責編: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