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繼明:分配改革要量化 個稅應4000元起征
2011-03-05 21:55: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蔡繼明在會議間歇接受媒體采訪
大眾網北京3月5日訊(特派記者 劉國棟 韋國騫)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廣大勞動群眾平等參與社會分配權益的基本保障,收入分配改革一直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全國政協(xié)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民進中央常委蔡繼明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于收入分配改革的提案,在政協(xié)小組分組討論會上,他建議收入分配改革可以進行數(shù)據(jù)性量化,個稅起征點還應繼續(xù)上調至4000元。
近年來國家已經兩次提高個稅起征點:2006年1月1日,我國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減除標準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3月1日,再次提高到2000元。當前,物價不斷上漲,百姓維持基本生活的費用也發(fā)生了變化。如果個稅起征點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手頭就能更寬裕些,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也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
“最早個稅起征點是800元,而當時的平均工資是40元,當時起征點是平均工資的20倍。我們現(xiàn)在的個稅起征點是2000元,如果提高到4000元,最多也就是平均工資的一兩倍,我認為提到4000元也不算高! 蔡繼明認為,個人所得稅的基本職責之一是調節(jié)收入差距,但目前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成為納稅的主力,這不是我國施行個稅的初衷。
另外,個稅起征點還涉及到一個各地區(qū)的差異問題。蔡繼明舉例,4000元在北京可能只能解決溫飽問題,但放在中西部就不一樣了,因此個稅起征點是不是應該定一個最低點,或者一個基準點后,各地有一個差別,這也是值得考慮的。
他還建議,我國還應該減少政府的行政開支,縮小政府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壓縮政府包括‘三公’在內的行政性支出,在政府財政收入不變甚至減少的情況下,將更大比重的財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
對于如何調整目前一些不合理的收入分配關系,蔡繼明希望,在“十二五”期間,國家能把收入分配的有關指標列入“十二五”規(guī)劃,對于收入分配改革進行數(shù)據(jù)性的量化,“比如我們的基尼系數(shù)現(xiàn)在應該是接近0.5,甚至超過0.5。那么能不能在‘十二五’期間,把我們的基尼系數(shù)控制在0.45以內,壟斷行業(yè)和非壟斷行業(yè)的收入差距能不能控制在3倍以內,不能讓它超過3倍!
更多新聞
- 蔡繼明:分配改革要量化 個稅應4000元起征
- 朱清時劍指高校改革:學校辦得不好就讓它關門
- 朱建民:調低GDP增速 加大民生投入
- 房產首富王健林:限購令給力 靠保障房抑房價
- 蔡繼明:自住性中低端商品房是高房價"退燒藥"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