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泉噴涌“恣了”泉城人
2011-10-18 10:56:00 我要評論
來源: 大眾網[提要] 濟南的一處處文化事業(yè)如一眼眼汩汩噴涌的泉水,而一眼眼泉水匯流成文化產業(yè)的大河,奔流不息、波瀾壯闊,不但提升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現代文化自豪感,而且惠及全市市民。
“文化強省看山東——第七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
更自豪,更受益,文化之泉噴涌“恣了”泉城人
大眾網記者 尹玉濤
泉城濟南,清泉石上流,文化如泉涌。趵突泉邊,城市文化中心漸行漸近;明湖居里,《明湖曲韻》一年半連演200余場;齊魯軟件園內,國家動漫產業(yè)基地躍然眼前;小鄉(xiāng)村相公莊投資千萬,建成3200余平米的文體藝術館;世紀金榜書業(yè)公司十年一劍,已經發(fā)展成為全國民營書業(yè)界的“老大”……濟南的一處處文化事業(yè)如一眼眼汩汩噴涌的泉水,而一眼眼泉水匯流成文化產業(yè)的大河,奔流不息、波瀾壯闊,不但提升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現代文化自豪感,而且惠及全市市民。
文化改革:
文化單位文藝院團改制,“55歲”老曲藝團煥發(fā)青春
當前,走進明湖居這個濟南市唯一一處園林式演出場所,看一段《明湖曲韻》這一場匯聚濟南曲藝精華的文化旅游劇,是當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在濟南大明湖公園內享受到的“文化大餐”,而這份“大餐”正是濟南市文化產業(yè)改革取得實效的一個典型例子。
濟南市推出一系列文化體制改革措施。其中,濟南出版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運營,組建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濟南廣播電視臺,完成管辦分離,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改革,實行以聘用制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崗位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改革文化事業(yè)單位投入方式和撥款制度,對文化事業(yè)單位的一般投入逐步轉為對文化項目的投入。
同時,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場主體,推動濟南出版社、舜網、電影影劇公司及所屬6家影劇院完成轉企改制,并督促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成立專業(yè)報刊發(fā)行公司,在濟南時報、都市女報和當代健康報等非時政類報刊推行市場化獨立法人運營。
此外,加快文藝院團改革,將原濟南市雜技團、濟南演出公司轉企組建為濟南市雜技團有限公司和濟南演藝有限公司;市曲藝團與魯商集團和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合資組建了股份制的濟南明湖居演藝有限公司,其他院團積極與市場接軌,努力開拓演出市場,今年上半年市直6家院團演出場次和收入分別比同期增長28和17%,其中市曲藝團兩項指標實現了翻番增長。
“自從在‘明湖居’駐場以來,一年演出200多場,巡演就數不清了!”市曲藝團副團長李洋感慨地說,以前曲藝團在小劇場演出,檔次低、演出次數也少,但在明湖居駐場之后這個這個建團55年的重現煥發(fā)了青春和活力。
重點產業(yè):
國家動漫基地落戶高新區(qū),小民企十年磨成全國“老大”
在濟南市高新區(qū)齊魯軟件園內,聚集了50余家動漫游戲企業(yè)、28家動畫制作企業(yè)的國家動漫產業(yè)基地有些“高調”,因為它是濟南市傾力支持的重點文化產業(yè),有從業(yè)人員近3000人、動畫片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0分鐘的實力。
除去動漫基地,濟南市的其他重點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勢頭強勁,印刷出版發(fā)行、廣電影視、文化演藝、休閑旅游、工藝美術、文博會展等均保持了快速增長態(tài)勢。其中,2010年,濟南出版印刷發(fā)行業(yè)實現總收入1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010年市廣電總收入5.6億元,同比增長21.8%;原創(chuàng)大型京劇意象雜技劇——《粉墨》,已經演出500余場,觀眾達40余萬人;濟南兒童藝術劇院與濟南世博演藝經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寶貝劇場”在濟南全年演出50余場,上座率均在85%以上。
同時,文化旅游業(yè)增長顯著,2010年底旅游業(yè)務總收入超過300億元,增長21%,成為濟南市文化產業(yè)的一個重要支撐點;七賢文化城和古玩城兩個新興文化市場發(fā)展勢頭良好,2010年工藝美術品市場年交易額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30%。文博會展產業(yè)蓬勃發(fā)展, 2010年全市舉辦各類展會150場,展覽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直接營業(yè)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27%,帶動相關產業(yè)收入100億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對圖書質量近乎苛刻的要求,山東世紀金榜書業(yè)有限公司集團經過10年的發(fā)展,已經由一個小小的民營企業(yè)發(fā)展成為全國民營書業(yè)界的“老大”。為保證圖書質量,將舊書回收打漿已經成為該公司的一項“傳統(tǒng)”。2007年,打漿800噸;2008年,打漿1200噸;2009年,打漿1500噸。每打一噸紙漿就要凈賠7000多元,每年公司都要處理上千噸廢舊圖書。在處理這些圖書的時候,公司都會組織員工分批到物流中心參觀,很多員工看著好好的圖書變成了紙漿,有的心疼得低下頭,甚至掉下熱淚。
文化園區(qū):
文化產業(yè)專項資金引來20億,建設文化產業(yè)園區(qū)70多個
來到趵突泉公園內,除了欣賞“三股泉”美景,還能在白雪樓前聽大戲,京劇演出及山東特色的呂劇、柳子戲等時常上演。趵突泉已成為一處城中的小文化中心,除了唱戲聽曲,李苦禪紀念館也建在趵突泉公園內的萬竹園里,王雪濤紀念館則建在趵突泉公園的滄園內。
而在文化產業(yè)園區(qū)的建設中,濟南市更是大手筆不斷。其中,優(yōu)化提升現有文化園區(qū),投資5000萬元對英雄山文化休閑區(qū)進行整體改造提升,又投資3000萬元對七賢文化城經營業(yè)態(tài)調整提升。
同時,重點打造具有孵化器功能和公共服務功能的產業(yè)園區(qū)。投資5億元的齊魯文化創(chuàng)意基地和投資6億元的濱河天成-潮合匯文化街已經建設完成,正在招商,計劃今年年內開業(yè);投資20億元的濟南園博園國際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也將于近期開工建設。
濟南市還利用工業(yè)遺存打造特色產業(yè)園區(qū):利用原濟南啤酒廠打造的銀座天成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已完成規(guī)劃設計;利用原濟南皮鞋廠打造的西街工坊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正在規(guī)劃建設中。對臨街老建筑的整修換業(yè)也是“馬不停蹄”,力圖建設特色文化商業(yè)區(qū)。經二路緯九路意匠老商埠9號創(chuàng)意區(qū)計劃今年開業(yè)。
近年來,濟南市不斷出臺扶持政策,優(yōu)化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2008年文化產業(yè)專項資金建立以來,采取貼息、補助等方式,帶動社會各類投資20多億元;把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和城市規(guī)劃,為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留出用地空間;建立文化產業(yè)擔保資金,為中小文化企業(yè)提供融資服務,2011年上半年融資2300多萬元。
目前,濟南市已建、在建、擬建的文化產業(yè)園區(qū)70多個。其中,重點園區(qū)49個,投資額達400多億元人民幣。
文化服務:
構建四級文化服務體系,2013年建成城市“10分鐘文化圈”
2007年5月,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原濟南市文化局)、濟南市群眾藝術館正式啟動“新市民 新課堂”——針對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下崗職工及其子女藝術培訓活動。4年多來,濟南市群眾藝術館開設聲樂、舞蹈、表演等多個藝術門類。截至目前,先后參與公益性藝術輔導培訓的各界市民達2萬多人次。
“新市民 新課堂”文化藝術輔導培訓活動就是濟南市構建“四級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縮影。按照計劃,在2013年濟南市舉辦第十屆中國藝術節(jié)之前,市政府將投入5600萬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等措施加快全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近年來,濟南市健全公共文化設施,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逐漸增強,基本建立了市、縣、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農村(社區(qū))四級文化服務體系。市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市圖書館館藏文獻150余萬冊,2008年起免費開放,年接待讀者70余萬人次,并設立20余個圖書分館;市博物館館藏品2.1萬件,2008年起免費開放,長年舉辦各類展覽展演活動。
縣(區(qū))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目前全市各縣(市)區(qū)圖書館有1個一級館、5個二級館、2個三級館,確定需要新建的有6個,正在建設中的有1個,完成規(guī)劃但未施工的有5個。
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全市現有60個鄉(xiāng)鎮(zhèn)完成了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的建設任務,83個街道辦事處已建成并達到驗收標準的綜合文化站的有8個,已建成并進一步完善的56個,還有19個街道辦事處正在籌建綜合文化站。
全市行政村4572個有40%建有文化大院,其中室內面積150平方米以上的338個,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7.4%。全市508個城市社區(qū)中已建成文化中心的占45%。
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jié)”舉辦前,全市將基本實現城鄉(xiāng)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全覆蓋,建成城市“10分鐘文化圈”、農村“十里文化圈”及文化大院全覆蓋!
文化下鄉(xiāng):
小村子投資千萬建藝術館,全市每個村都有“農家書屋”
在濟南市歷城區(qū)郭店街道辦事處轄區(qū)內的相公莊,是一個只有300余戶、1000余人的小村子,也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小康村,而讓這個小村莊名氣更響的不是村民富裕,而是村子舍得花大錢的文化投資。
近年來,為滿足富裕后村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相公村爭取社會各界的幫助,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了建筑面積3200余平米的相公莊文體藝術館;在武漢武警總隊的幫助下,建起了相公吉祥苑祥犀精舍犀角藝術館;在省市書法家協會等有關單位的幫助下,建成的總展出面積近2000平米的美術館;在魯商集團的幫助下,建成了400平米的社區(qū)圖書館,館藏圖書達到5萬冊。同時,還建有檔案館、健身館、棋牌活動室、多媒體室等文體場所,并配齊建身活動器材。
“村里文化投資這么大,這都是文化下鄉(xiāng)帶來的好處!”該村一位村民表示,相公莊之所以花大錢搞文化建設,這與濟南市的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密不可分,因為這些惠民工程讓村里人認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近年來,濟南市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惠民工程,全市農村有線電視通村率達到99%,基本實現有線廣播電視“戶戶通”。市及10個縣(市)區(q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覆蓋城鄉(xiāng)的共享工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同時,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自啟動以來累計放映11萬余場,觀眾達1600余萬人次,實現了農村電影放映數字化。全市所有行政村配備了圖書不少于1500冊的“農家書屋”,泉城公園、百花公園、市圖書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免費對市民開放。
文化產品:
先后獲得國際獎項6項,市圖書館新館2013年建成
近年來,濟南市涌現一批重量級、有影響的電視連續(xù)劇,如《大染坊》、《北方漢子》、《玫瑰園里的老少爺們》等;電影《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在濟南首映,并入選國家廣電總局慶祝建黨90周年重點推介影片……
近年來,濟南市創(chuàng)作、出版了一大批藝術精品,先后榮獲國際獎項6項、國家獎項150項,省級以上獎勵800余項。其中,兒童劇《寶貝兒》入選全國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等,創(chuàng)下單院團單劇目連續(xù)演出2040場全省最高紀錄。京劇《李清照》和《辛棄疾》分獲第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jié)銀獎和第五屆中國京劇藝術節(jié)金獎。大型文化旅游劇《齊風魯韻·攬勝篇》獲得第三屆“泰山文藝獎”一等獎。
為備戰(zhàn)“十藝節(jié)“,雜技劇《紅色記憶》、京劇《重瞳項羽》、呂劇《陽光大姐》、原創(chuàng)新京劇《孔圣母》等劇目已陸續(xù)搬上舞臺,10月底前音樂劇《大舜》、《茶壺就是喝茶的》等新劇目將要搬上舞臺。歌曲《口碑》獲第十屆全國“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獎,填補了濟南在這一獎項上的空白;原創(chuàng)水墨動畫片《將進酒》、《童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并獲得兩個第一;羅曉靜、李青分獲第六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和第25屆中國戲曲梅花獎。
同時,濟南市還修繕保護了府學文廟、老央行、宏濟堂等一批歷史文化建筑,啟動了齊長城保護總體規(guī)劃的編制工作,組織力量搶救發(fā)掘了魏家莊片區(qū)、臘山分洪工程、濟南華強廣場、大辛莊遺址等,發(fā)現了一批珍貴的實物資料。重振“曲山藝!钡穆曌u,明曲閣、晨光茶社、明湖居建成并常年進行演出。
對于濟南市民來說,還有一個好消息傳來:濟南市圖書館新館將于2013年建成。市政府確定在西部新城建設文化中心,其中濟南市圖書館新館建設面積4萬平方米。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