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棗莊實踐 全景展示轉調
2011-10-20 14:21:00 我要評論
來源: 大眾網[提要] 專題立意高遠重大,綜合運用圖文、falsh、音視頻、背景音樂等多媒體展現(xiàn)方式,并集合了深度調查,視頻訪談、評論、網友跟帖留言等多種新聞體裁,主題鮮明容量大,頁面結構清晰,布局合理,色調莊重,并配以大量的背景資料,達到了思想、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專題以小見大,以一個城市的微觀變化映襯國家轉調的宏觀戰(zhàn)略方針,對全國40多個同類城市的“轉調”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聚焦棗莊實踐 全景展示轉調
——中國新聞獎獲獎專題《千年煤都的生死變軌》淺析
余梁
近年來,大眾網狠抓采編內容建設,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作為大眾網獨立調查欄目的重頭稿件,新聞專題《棗莊: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調實踐——千年煤都的生死變軌》喜獲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此次專題獲得中國新聞獎是大眾網隊伍建設年的重要成果,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采訪的充分體現(xiàn),也是各部門通力合作的產物,凝聚了團隊的智慧與心血,記者、編輯、美編、技術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才使這一專題得以完美地展示。
“轉方式、調結構”是2010年中央確定的重大戰(zhàn)略,該專題全景呈現(xiàn)了棗莊的轉型之路,并力求通過“解剖麻雀”的方式來回答“中國為什么要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重大命題。專題立意高遠重大,3個結構層次,綜合運用圖文、falsh、音視頻、背景音樂等多媒體展現(xiàn)方式,并集合了深度調查,視頻訪談、評論、網友跟帖留言等多種新聞體裁,主題鮮明容量大,頁面結構清晰,布局合理,色調莊重,并配以大量的背景資料,達到了思想、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專題以小見大,以一個城市的微觀變化映襯國家轉調的宏觀戰(zhàn)略方針,對全國40多個同類城市的“轉調”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專題點擊量達到數(shù)百萬,有近百名網友在專題以及大眾論壇跟帖。報道被各大網站廣泛轉載。
資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礦產資源開發(fā)進入衰退或枯竭過程的城市,它們的經濟轉型屬于世界性的難題,在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進程中尤其需要更加努力。目前。中國資源枯竭型城市有44個,棗莊作為國務院確定的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之一,早在2007年初就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探索實踐。2010年8月,大眾網記者深入棗莊調研,推出長達三萬多字的棗莊“轉方式、調結構”深度調查報告,9月13日開始在網站首頁頭條位置連續(xù)首發(fā),全景式展示棗莊轉型之路,并力求通過“解剖麻雀”來回答“中國為什么要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重大命題。
此專題之所以能夠獲獎,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題材重大,生動鮮活。轉調是科學發(fā)展觀的生動實踐,從棗莊這座具有代表性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切入,以小見大,生動鮮活,具有樣本價值。整個專題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展示全面。粗讀可以迅速把握全局,細讀則可以深入了解細節(jié)。關鍵詞和導讀提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導語則提綱挈領式地道出了專題的精髓。整個專題有實例、有方法,有觀點、有理論、有態(tài)度,是一個轉方式調結構的MBA案例,又是一部涉及轉調的微型百科全書。
二是采訪扎實,詳實深入。大眾網總編輯朱德泉,總編輯助理、采訪中心李冉等率記者深入棗莊基層,從棗莊市委書記、市長到企業(yè)負責人、普通市民,都進行了詳實深入的采訪。主稿件三萬多字,分為五個章節(jié),全部采用章回式小說的標題,照片百余幅,整個專題文字達到十余萬字,堪稱鴻篇巨制。
三是全景展示,內容豐富。結合棗莊轉型前后對比的背景資料,以大量的圖片、視頻說話,全面展現(xiàn)了棗莊的轉型之路。整合了大量中央、山東關于轉調的精神,經濟學家談“轉調”的方法和意義等,最終形成了目前的宏大、細致、結構嚴謹?shù)膶n}模式。除了采訪全文,專題還開設了科學發(fā)展看轉調、書記市長話轉調、經濟學家談轉調、敢當評論、煤都歡歌話巨變、走進棗莊、他山之石、名詞解釋等欄目,展示形式包括文字、圖片、視頻,內容非常全面,展現(xiàn)非常有力。專題頁面從上到下按照五個章節(jié)展開,每個部分都包括導讀 、書記市長話轉調、關鍵詞、今天昨天、科學發(fā)展看轉調、經濟學家談轉調等欄目,其中今天昨天集中展示了轉調前后的今夕對比,同時在下方的千年煤都今與昔通過大幅圖片集中展示。經濟學家談轉調匯集了國內十余名經濟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敢當時評欄目中《城市轉型:中外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必由之路》畫龍點睛式地對棗莊轉調工作做出了總結;訖谀看蟊娋W友話轉調則展示了網友的精彩觀點、獻言獻策和真知灼見。
四是設計新穎,特色鮮明。一個好專題,不但內容要吸引人,而且展示形式也要有特色,才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其中整體頁面布局反復斟酌,才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效果。專題以紅色與黑色為基調,特色突出。背景音樂采用了《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讓令廣大讀者打開專題即進入古城的氛圍,馬上拉近了與棗莊這座城市的距離。專題首頁多達九屏,全面展示了各項內容。精彩觀點、視頻報道的滾動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因為分區(qū)合理,所以層次感很強,讓網友一一目了然。
總之,一個成功的專題別后一定包括成功的策劃與執(zhí)行,獲獎專題為日常采編工作樹立了樣本和標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用創(chuàng)新的形式展現(xiàn)優(yōu)質的內容成為日常采編和專題制作的重要標準,專題此次獲獎也激勵我們再接再厲,爭取再攀高峰。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