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鄉(xiāng)村教育 關愛留守兒童
2012-03-20 23:45:00 我要評論
來源: 大眾網(wǎng)[提要] 1979年初涉教壇的她,憑著對教育的滿腔熱血,對學生的無私熱愛,把全鎮(zhèn)倒數(shù)的一個班帶為名列前茅。為了孩子們課余活動豐富一些,她用每月18元的工資為學生們購置了體育用品和圖書。
臨邑縣臨南鎮(zhèn)育才小學校長趙同花,扎根基層鄉(xiāng)村教育30多年,以扎實的作風和出色的成績,贏得了廣大百姓的一致好評……
數(shù)十年來,她堅持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把留守兒童、貧困生、殘疾兒童、父母離異子女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把照顧關心他們當做自己應盡的義務。
1979年初涉教壇的她,憑著對教育的滿腔熱血,對學生的無私熱愛,把全鎮(zhèn)倒數(shù)的一個班帶為名列前茅。為了孩子們課余活動豐富一些,她用每月18元的工資為學生們購置了體育用品和圖書。
1995年,趙同花從縣師范進修回來,新校剛剛建成,她就一邊教學一邊帶頭改善校園環(huán)境,為了迎接1996年10月份普九驗收,趙同花和不滿5歲的兒子搬進了學校居住,誰知這一住就意味著她再也離不開這個學校,她再也離不開這群朝夕相處的孩子……
普九驗收后,身為校長的趙同花心里裝的更多了,她把關心每個孩子,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定為校訓,也是她的座右銘。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讓一批批鄉(xiāng)村里的孩子走出去,靠著執(zhí)著的信念,趙同花幫一個個失學兒童重返學校,為了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她給留守兒童洗衣服做飯、墊付學費,墊錢買書,每天都要擠出時間來進行家訪。節(jié)假日、星期天,帶著這些孩子去洗澡、理發(fā)、逛商店書店、買衣服、買學習用品;每年天剛剛冷,就準備一些棉衣、棉鞋,看哪個孩子穿的單薄,就給哪個孩子穿上。今年開學她為5名學生交上了這學期的所有費用,為全鎮(zhèn)100名貧困留守兒童定制了校服。
趙同花的丈夫是兗州一煤礦的工程師,早在十幾年前礦領導曾兩次提出調(diào)她去礦上工作,但強烈的責任感讓她一次又一次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三十多年來,她以校為家,用愛心哺育桃李,先后榮獲“山東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市級優(yōu)秀教師”、“全國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提名獎、“德州市最美平凡人”等20余項榮譽稱號,其事跡相繼被《大眾日報》、《德州日報》、《德州晚報》、《山東教育》、省市電視臺等媒體予以重點報道。
扎根鄉(xiāng)村教育,關愛留守兒童
--臨邑縣臨南鎮(zhèn)育才小學教師趙同花事跡
留守兒童在趙同花家吃飯
下課了,和學生一起擇菜,準備做飯。
趙同花輔導學生
趙同花1979年7月高中畢業(yè),當時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召開,她所在的村就有兩名民辦教師受不了每月18元的清苦,雙雙辭職“下!绷,這時村支書找到她說:“孩子,你來教吧!”就這樣16歲她就當上了一名民辦教師。
不畏清貧 扎根鄉(xiāng)村教育
趙同花主動接了全校最差最亂的一個小學畢業(yè)班。然而,當她滿懷豪情的走進這個班時才知道鄉(xiāng)村教師的不容易。這個班的男生個個像“孫猴子”,女孩個個如同“小燕子”,班級秩序一片混亂,任她怎樣拍桌子、瞪眼睛,他們都不理這茬。不服輸?shù)男愿窀嬖V她要么不做,做就做最好!于是她開始琢磨“馴服”這些“野馬”的良方。
你們不是愛玩嗎?索性就陪你們玩?zhèn)夠。于是她開始改變策略,因勢利導,試著用“個性張揚法”教育學生,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孩子們一起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課間主動找他們玩。漸漸的,趙同花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和他們成了朋友,知道了那幾個最調(diào)皮的男孩子喜歡打球,幾個愛說話的女孩子喜歡連環(huán)畫,還有幾個愛聽故事。
當趙同花領到第一個月工資時,將18元的工資奉獻出來,到縣城為孩子們買了籃球、連環(huán)畫、故事書……之后,她經(jīng)常在班里開展籃球賽、故事會、文藝匯演、拔河比賽、手工小制作等活動,誰的表現(xiàn)突出,就把誰樹為“明星”進行鼓勵表揚,無形中,孩子們寫字認真了,繪畫水平提高了,朗讀準確了,遵守紀律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上進心都飛速提升,學習成績更是節(jié)節(jié)高。
1995年趙同花搬進了新建的育才小學,24間磚瓦房,沒有門窗,路也沒有鋪,到處是碎磚碎瓦。課上她帶著孩子們學習,課下帶頭清潔校園。1996年春天,準備普九驗收,學校購進了圖書、教學儀器和體育器械,這些既需要整理又需要人看。趙同花就和5歲的兒子搬到了學校住,開始了以校為家的生活,白天教學,晚上整理圖書儀器,每天都要干到深夜,兒子常常夜里找不到她,光著身子滿校園里哭叫。最后趙同花索性讓他在圖書室的地上睡。10月份學校順利通過了普九驗收,并得到了省里領導的好評。這時趙同花也成為育才小學的校長。
育才學校所轄9個自然村,學生不到150人,作為教師的趙同花要帶好自己的班,作為校長又要管理好整個學校,關心所有的孩子。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剛剛建校的那幾年,趙同花幾乎天天家訪,中午去一家,晚上去一家,周末去好幾家。一個深秋的晚上大霧蒙蒙,她家訪回校漆黑一片,風吹著樹枝沙沙的響,農(nóng)村土路只能憑感覺走,四里地她走了兩個多小時。
1996年麥假后,5年級的張桂芳沒來上學,趙同花去了后,桂芳的父親不屑地說:“女孩子上學沒用!”之后一連三天,人家曬麥子,她就幫著翻場,人家堆麥子她就幫著裝口袋,第四天傍晚,桂芳的父親終于開口了:“我服你了,你把孩子帶走吧!
慈母之情 關愛留守兒童
農(nóng)村留守兒童大多是由年邁的老人照管,在缺少父母關愛的環(huán)境里成長,導致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現(xiàn)偏差,學習交際受到影響,這些孩子時時牽動著趙同花的心。
學生張雅琪父母在外打工,她住在姥姥家,從小嬌生慣養(yǎng),性格孤僻而又暴躁,到了上學的年齡,開學了之后趙同花看到她沒到校,就去了她姥姥家。一進門,看見雅琪還在床上躺著,不吃不喝不穿衣服,兩位老人站在床邊抹眼淚,趙同花拿起衣服正要給她穿,一不留神被她猛踢了一腳,趙同花滿嘴是血,忍著酸痛給她穿好了衣服,然后背著她到了學校,一路上她又哭又罵,又踢又踹。以后的日子里,趙同花每天去她姥姥家,哄著她穿衣吃飯,梳頭洗臉……一個多月后,雅琪終于適應了,性格也開朗了。
王亞楠是個留守兒童,從小與年邁多病的爺爺共同生活,為補貼家用,爺爺每天都到集市上修鞋,經(jīng)常把小亞楠放到校門口就走,平時更是無暇照顧和管教孩子,亞楠非常調(diào)皮,身上臉上整天臟兮兮的,還經(jīng)常吃不上飯。趙同花知道后,就把照顧亞楠的事攬了下來,經(jīng)常讓她和自己一起吃住,一直到小學畢業(yè)。
為了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享受學校這個家庭的溫暖,趙同花每天堅持和他們一起做值日,課間和他們做操做游戲,和他們交朋友。每天擠出時間來給她們洗衣服梳辮子,星期天節(jié)假日帶著這些孩子去洗澡、理發(fā)、逛書店,為他們買衣服和學習用品。每年天剛剛冷,就準備一些棉衣、棉鞋,看哪個孩子穿的單薄,就給哪個孩子穿上。今年開學她為5名學生交上了這學期的所有費用,為全鎮(zhèn)100名貧困留守兒童定制了校服。趙同花還發(fā)動全校老師,通過開展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健康意識和簡單的自理能力。
三十多年來,趙同花獨居校園以校為家,然而對自己的家庭,對孩子只有深深地自責和愧疚。她一家三口分別在三地,丈夫在兗州工作,兒子在沈陽上學,而趙同花卻守著自己心愛的學校,兒子十個月大時,就給他斷了奶,交給婆婆照顧,五歲時睡過圖書室的地面,上小學時,原本可以和她住在學校,卻因為媽媽的床上經(jīng)常睡著別人家的孩子,一賭氣不管刮風下雨都回奶奶家住。如今兒子長大了也理解了媽媽的苦衷,上大學時還經(jīng)常帶回一些舊衣服送給貧困生。趙同花的丈夫是兗州新驛煤礦的一名工程師,早在十幾年前,礦領導曾兩次在礦上為她安排好了工作,都被婉言謝絕了。因為她離不開學校離不開這些孩子。
“用愛溫暖每個孩子,用愛教育每個孩子”這是趙同花幾十年來踐行的諾言,她用慈母般的心關愛著每個留守兒童。她先后榮獲“山東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市級優(yōu)秀教師”、“全國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提名獎、“德州市最美平凡人”等20余項榮譽稱號,其事跡相繼被《大眾日報》、《德州日報》、《德州晚報》、《山東教育》省市電視臺等媒體予以報道;以她為原型的電視和電影《起立!》也即將投入拍攝。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nèi)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nèi)聲明的版權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zhuǎn)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zhuǎn)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nèi)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