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一劭 “無心”,語出佛門。“無心”,意為有心,意為大心,意為圣 心。夢東禪師《頌圣人不是無心是無心心耳》有云:“無心恰是圣心 人,圣不無心趣轉深;會取無心端的旨,無心心卻無無心!倍鵁o心 人呢,則一別署也,素有“怪杰、狂生、邦主”之戲稱,開有憶僧山 館,閑來大把大把“嚼寂”的歷山老樵夫韓翰韓慶生是也。 韓先生是畫家,是書法家,韓先生的書畫堪稱雙璧。是的,談到 藝術,他又的確稱得上是一個高人,書畫上的雙峙,不由你不贊嘆。 他講究的是一個墨趣,是一個格調,不自覺中,帶出一種文人畫上的 皈依。有一次談論其書畫,筆者用了一個“高古”,這無心人竟然很 會心;又一次談論其書畫,筆者又用了一個“山林”,這無心人似乎 更高興——是的,大概是更進一步地撓到了癢處,所以這無心人一激 動就鼻音有些厚重地說了很多遍的“我很高興”。 撓癢能讓人撓到自己的癢處,是被撓人的福分;撓癢能撓到人的 癢處,是撓癢人的快慰。 在他看來,藝術大致分為三個層面,一曰大眾通俗,二曰時尚新 潮,三曰嚴肅高雅。三相比較,他追求的是嚴肅高雅,那是胸中自有 的溝壑,是腹中自有的詩書,是心中自有的人等。與他神聊的時候, 彼此常談起孔孚?祖谑钱敶剿姶蠹遥蟾趴祖诘纳剿娂捌洹 用減”的創(chuàng)作法則都能引起其共鳴吧,所以無心人的山水、花鳥、人 物都寫意,都簡約,加上僧意盎然,禪意闃然的書法,叫人感到一種 遠離塵囂、脫凡拔俗、超然物外的“山林氣”。 一度睹得無心人的一楨穿著紅紅的T恤、架著闊大的眼鏡、雙手 合十、兩眼微閉著趺坐的照片,加上他那齊胸的黑白相間而絲毫不帶 什么灰的過渡的須以及飄過耳廓、飄過頸項的讓人感覺出風的一種律 動的發(fā),那樣的一種定格,刺激人的記憶,也刺激人的聯(lián)想。又知道 他讀過那么多的儒、釋、道,那么,由此再看他的清心寡欲和淡泊名 利,便覺得一切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這時候,想起半句古話,叫“寧靜致遠”。曾幾何時,劉海粟大 師曾賜給他“嚼寂樓”。在這喧囂浮華的年代,倘若真的耐得住寂寞、 苦心經營出一個參禪悟道的“嚼寂樓”,也真六根清靜得多。 但這無心人又的確是個性情中人,情之所至,他能揮筆狂掃,能 擲筆豪飲,能破筆煮茶…… 涉筆不成趣,收心猶未了。最后,取韓先生的真假名,再作頂針 詩二首,就算是“有心人”對無心人的戲贈吧—— 一 歷下有老樵,老樵偏無心; 無心自無為,無為無不為。 二 無人常憶僧,憶僧為嚼寂; 嚼寂自生智,慧光育韓公。 (韓慶生字韓翰,曾別署歷山老樵,號無心人,中國書協(xié)會員、 中國美協(xié)會員、教授。1947年生于濟南。1974年入浙江美術學院學習, 得沙孟海、諸樂三、陸儼少等先生執(zhí)教,受益良多。近30年執(zhí)教于山 東工藝美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