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王樂雙
馬方榮在展示自己的藏品。(馮經偉 攝)
舊時稱重貴金屬和藥材的桿秤、有錢人家捕鳥用的木籠、從明清到抗戰(zhàn)時期的各種兵刃……在105國道平陰縣錦水街道畢海洋村附近的一座二層小樓里,27個房間堆滿了各種老物件,因為空間實在有限,清代的大馬車只能放在院子里任憑風吹雨淋。
藏品的主人是馬方榮,18年的收藏經歷讓他的藏品達到四五萬件,對他來說,每一個老物件都有一個難忘的故事,F(xiàn)在,只要有感興趣的人前來參觀,馬方榮都會變身義務講解員,把每件藏品的來源、用途、歷史娓娓道來。
緣起:巧遇收藏引路人入行
1999年的馬方榮還在平陰縣城經營一家肉食店。一次去銀行,在等待區(qū),一位搞收藏多年的行家拿出一本收藏雜志請他幫忙平時多留意。看著雜志上的茶壺,馬方榮想到了一位鄰居家里好像也有同樣的物件。在鄰居家,看著買家用150元買下了那把壺,馬方榮頗感意外,也提起了他對收藏的好奇心。
在這之后,馬方榮就放下肉食店的生意,經常一個人騎著摩托車到周邊百十公里外去“尋寶”。那個時候,把尋到的“寶”帶回來再賣出去,賺的差價不多,但確實也增長了不少見識。在此過程中,馬方榮對民俗物品收藏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漸漸地也走上了自己的民俗物品收藏之路。
對馬方榮來說,拿錢買東西有時也并不好買。除了盡量不能看走眼之外,與物品主人談買賣可沒少費工夫。有一次,在河南某地,為了將收集的一只圓古凳配成對,他硬是去了離第一只古凳主人家20公里外的物品主人家多次,有時還帶一些禮品去和物品主人套近乎拉家常,最終,馬方榮的誠心打動了主人,成功將圓凳配成了對。
館藏:27個房間滿滿都是老物件
在105國道畢海洋村路段一側,門口整齊地排列著磨盤、石碾、石槽等物品,這里就是馬方榮的收藏館。古錢幣、舊家具、舊農具等各種樣式的老物件擺滿了房間,墻上的字畫,貨架上的各種陶器、瓷器琳瑯滿目,彌漫著濃濃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氣息。
馬方榮說,自己的館里小到各種年代的古錢幣、茶壺、筆筒、筷子籠,大到木轱轆鑲鐵圈的馬車、明清家具、各式兵器和近代的牛馬石槽,各種老物件應有盡有。在前段時間的一次搬家中,光這些老物件就拉了整整67車,堆滿了27個房間和千余平方米的院子。
心愿:創(chuàng)辦一家民俗博物館
“像這個直徑1.9米的磨盤,買時才花了1000多塊錢,但光是從菏澤運過來的運費就花了800多塊錢!瘪R方榮說,因為場地條件的限制,這些大件的物品和清代的大馬車一樣,都只能放在室外露天展示,燒火的風箱、織布機、盛糧食的斗等物品只能雜七雜八地堆在房間里。
“現(xiàn)在,有些老物件平常根本看不到,但它們是歷史的見證,通過它們,子孫后代就能看看先輩們的生活故事,感受時代的變遷!瘪R方榮說,這是自己最大的遺憾。“這些民俗老物件只有經常與大家見面,讓社會上的人尤其是孩子們多看、多了解才能發(fā)揮它的社會價值,放著實在太可惜了!
馬方榮有一個心愿,那就是借助政府扶持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創(chuàng)辦一家民俗博物館,讓人記住鄉(xiāng)愁,留住鄉(xiāng)情,不要忘了過去艱苦奮斗的艱難歷史,從而更好地珍惜當下的生活。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zhí)行,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對違反換屆紀律的行為,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彰顯違規(guī)必究、執(zhí)紀必嚴的鮮明態(tài)度,真正使紀律規(guī)矩立起來、嚴起來。加大曝光力度,對違反換屆紀律的...[詳細]
項目將根據(jù)膠州千年古城、文明搖籃的人文脈絡,河海交匯、山海灣城膠州灣畔的山水未來城市功能定位展開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具備滿足全時段、全天候、全年齡段客群的短期 (2~7天 )國際旅游目的地旅游度假需求。[詳細]
保持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將資源轉化為物質形態(tài)產品,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要義,尤其適用于傳統(tǒng)技藝領域。其中,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范基地,鄄城縣魯錦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濰坊楊家埠民俗藝術有限...[詳細]
在發(fā)展林業(yè)產業(yè)方面,我市將研究制定《特色經濟林及花卉苗木產業(yè)發(fā)展意見》,重點扶持南山核桃、平陰玫瑰、商河高端花卉等產業(yè)。開展產業(yè)扶貧工作,完善“村集體+貧困戶”、“種植大戶+貧困戶”等林果種植模式,實現(xiàn)改善生態(tài)與產業(yè)富民協(xié)同推進。[詳細]
隨著磚頭的舉起與砸下,女子任某與婆婆馮某在人間的恩怨,以一種近乎慘烈的方式強行畫上句點。公訴人表示,因為不能妥善處理家庭矛盾,任某就將婆婆殺死,依據(jù)相關證據(jù),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依法應予嚴懲。[詳細]
濟南因泉而有了靈氣,卻因夜色沉沉少了靈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