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年去瑞典,在一個海濱小鎮(zhèn),同行的朋友拿著吃完話梅后的空塑料盒發(fā)愁,因為一路找不到垃圾桶而無法處理,直到穿過海邊一片茂密的樹林時,才找到一處雜草叢生的地方丟掉,她心想這里荒無人跡,應(yīng)該沒問題了吧。誰知她剛轉(zhuǎn)身,同去的瑞典朋友已將塑料盒撿了起來,一直帶回酒店才丟掉。事后與這位瑞典朋友交談,他講了一大堆瑞典環(huán)保的規(guī)定,但同行的朋友聽得最明白的就是一句話:小鎮(zhèn)是美麗的,但這種美麗其實也攥在我們自己手里。 遠至國外的瑞典如此,沒想到近至國內(nèi)也是。在內(nèi)蒙古西北阿拉善荒漠的邊緣,有座西夏王朝的遺址黑城,它被一大片荒漠包圍著,從離它最近的小鎮(zhèn)包吉普車前往,也要在戈壁灘顛上半天才能找到的一個地方,卻還住著一位60多歲的老人,他除了收取每人12元的門票外,還兼賣一些從大漠中撿回的石頭。當我們要離去時,他拎著一只塑料袋將我們丟棄在廢墟里的礦泉水瓶、飲料罐和紙袋等一一撿起來。我當時望著從吉普車后視鏡里守黑城的老人,突然涌起一股敬意,原以為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又有誰管呢。 或許在我們居住的城市,又有多少人會認真地面對丟垃圾的事呢?駕車出游,人們都十分在意車廂里的環(huán)境,但一打開車窗,紙巾、飯盒、塑料袋、飲料罐、啤酒瓶等等,都被隨手拋了出去。在西藏拉薩到阿里的路上,我就看到這樣的情景一次又一次上演。也許是那片雪域的氣度太大了,容得下這些垃圾?!后來聽說西藏珠峰大本營組織了一次撿垃圾的國際環(huán);顒,從珠峰撿回的垃圾就有數(shù)十噸。人們要保護城市的美麗,也要保護這片雪域的圣潔。 想想還是那句話,大自然是美麗的,而這種美麗其實也就攥在我們每個游人的手里! 。ㄍ救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