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對象:胡松,男,35歲 名詞解釋:彈蛋兒,是彈玻璃球,應(yīng)該算是我們童年時代的“高 爾夫球”。玩的人各出數(shù)枚玻璃球,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球的所有權(quán)。 玩法通常是“出綱”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畫線為界,誰的玻璃球 被打出去誰就輸,叫“出綱”;或在地上挖5個小圓洞,誰先打完5個 洞,就變老虎,然后打著誰,就把誰的玻璃球吃掉,這叫“打老虎洞” 。 游戲印象:一個很有成就感的運動。 童年時代幾戶人家合用一個大廳。大廳的地板是用三合土搗成的。 堅硬但抵不住我們小屁孩的“開挖”——大廳里小洞最多的記錄是10 個,可以兩路人馬同時開戰(zhàn)。 阿林是我們大院里打洞功夫最好的,他的玻璃球出手,很少沒有 落入洞中的。我每次都討好他,要跟他搭檔,但阿林每次都要我賄賂 他一粒玻璃球才肯“收編”我。我很憤怒,但又很無奈。為了爭一口 氣,我日夜苦練打洞功夫,在床下地板弄了一個洞,練習(xí)技術(shù)。半年 后,公開向阿林叫板。那時,我彈蛋兒最輝煌的紀(jì)錄是,一天之內(nèi), 贏了伙伴們50粒玻璃彩球。但是戰(zhàn)果沒能保住,全被父親扔進了臭水 溝——“好端端的地板,居然被你這臭小子挖出了個洞,看我不揍你! ”父親一邊把我那些五彩繽紛的玻璃球往溝里倒,一邊罵著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