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馬三立:尊重藝術規(guī)律才是真正的敬業(yè)
漁家傲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03-02-14
|
當一個人特別是演藝名人離開人世的時候,能贏得一邊倒的贊揚是殊為不易的。而對一代相聲大師馬三立先生來說,他今天身后的哀榮是在意料之中的,不僅僅因為他給人們帶來過太多的歡樂,更因為他敬業(yè)重道的人格魅力。互聯(lián)網上對馬三立先生鋪天蓋地的贊揚幾乎眾口一詞曰:德藝雙馨。上一次趙麗蓉人生謝幕時,也曾因此引發(fā)大家如此真誠的悼念與緬懷。 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對馬三立先生的德藝雙馨作表面化的理解,他的敬業(yè)遠遠不只表現(xiàn)在年事已高還活躍在舞臺上,鞠躬盡瘁地娛樂大眾。他以自己完美的演藝生涯告訴我們:對于從事藝術工作的人們來說,尊重藝術規(guī)律才是真正的敬業(yè)。說得再極端一點,那些不尊重藝術規(guī)律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即使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也當不起“敬業(yè)”二字。 相聲作為一種笑的藝術,必須尊重怎樣的藝術規(guī)律呢? 源于生活當然是首要的,哪怕只是“逗你玩兒”和“撓撓”這樣沒有多么偉大意義的生活片段同樣可以讓人刻骨銘心。反觀像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那段刻意為謳歌山鄉(xiāng)巨變而生編什么開寶馬、送筆記本電腦之類不現(xiàn)實的生活細節(jié)的相聲作品,其中的浮夸與庸俗并不能給觀眾帶來真正的快樂。 比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諷刺與幽默的相聲傳統(tǒng)。無論“文革”前的《夜行記》還是“文革”后的《如此照相》,凡是深入人心的相聲作品,莫不高舉諷刺與幽默的大旗。自從失落了這一傳統(tǒng),近年來相聲藝術就“與時俱退”了。而最可怕的是,我們很多相聲名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而是為了一些庸俗的追求拋棄了諷刺與幽默的傳統(tǒng)。 馬三立先生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終其一生心無旁騖,說相聲就遵循相聲的藝術規(guī)律———說真話不說假話、說笑話不說空話,這是一位相聲工作者最本質的敬業(yè)。而且套用偉人的名言:一個相聲演員說一段真話、笑話很容易,難的是一輩子說真話不說假話、說笑話不說空話。今天人們如此深切地緬懷馬三立先生,同時也折射出人們對當今相聲創(chuàng)作嚴重不滿意的情緒,以及對那些曾經給我們帶來過笑聲卻年紀輕輕(相對于馬老而言)就不再追求相聲之“道”的所謂“笑星”們的失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