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一首歌、一個人、一雙眼睛
櫻櫻
來源:網(wǎng)易文化
2002-10-31
|
每個女子都會有她的動人之處,英氣逼人、小鳥依人、嫵媚動人、姿色撩人… 只要是動人,我都愿意去欣賞。 然而最心儀還屬那一類女子:她們不事張揚,內(nèi)斂而含蓄,她們聰慧過人,水晶般地晶瑩剔透,一下子,就望見了你的內(nèi)心。她們或者并沒有絕頂?shù)淖松,然而,卻一定有一雙清澈的眼睛。她們不是那種濃得化不開的牡丹,她們性百合,可以居山林,也可以住鬧市,無論歲月怎樣變遷,滄海桑田,那雙眼睛卻始終如一地流露出一種純真。 她們,便是我心中的美好女子了。 有一個叫劉若英的女子,我主觀地把她歸入了這類女子中的一員。 那個劉若英,她長得其實很普通,在有些MTV里面看見她白衣素凈的模樣,很象個鄉(xiāng)村女教師,剛剛家訪回來,帶著一身路旁山林的清香。她不會有很時髦的發(fā)式,時尚的衣著,驚世駭俗的言語。而她唱的歌也都舒緩自然,歌聲里沒有那種流行的頹廢與做作的憂傷,她只淺唱低吟。偶爾有《為愛癡狂》里面的呼喊,那種呼喊也有種憨憨的味道,不是毅然決然式的,非此即彼,非愛則死,呼喊過后,她仍然佇立原地,凝然不語,她的眼睛里或者會有些淚滴,然而,那也是你看不見的,你能看見的,只有梔子花紛紛開放。 我曾經(jīng)相信‘文如其人’這句話,后來發(fā)現(xiàn)它是個絕頂?shù)腻e誤?墒牵绻谩枞缙淙恕瘉硇稳輨⑷粲,卻怎樣都不為過的。 當(dāng)初,她剛剛加盟陳升的那家公司,做為新手,沒事可做,就拿起掃帚掃地,把整座樓道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張艾嘉路過,為《少女小漁》挑選角色,無意中看見那個掃地的女子,頓時眼前一亮,那般清新自然的氣質(zhì),恰似為少女小漁定做的。 從此,她的好運連連。陳升為她量身打造歌曲,她成為當(dāng)紅歌手。然而,氣質(zhì),心性決定了很多東西,她不可能如李汶般笑得燦爛,大紅大紫,她還是那個無事打掃樓道的新歌手般的,她出了一盤又一盤CD,張張都可以用心去聽,她的歌很養(yǎng)耳,有部分人很喜歡。她演的電影也極好,演的那些人,也多多少少有些象她自己。 一年前,我記得曾經(jīng)一家雜志上看見對她的采訪。記者大概是在問: 對那些負(fù)心的男人,你怎么看呢? 她答: 我覺得,人能相遇都很不容易了。 這個答案,正如《很愛很愛你》里面的歌詞,這世界太大太大,兩個人能夠相遇,已經(jīng)千難萬難,好不容易,又何必去責(zé)怪他的選擇?若是真的愛一個人,他要往哪里飛,他要去愛誰,都是沒有關(guān)系的。生活本身已蘊涵太多的暗礁險灘,那么多看不清數(shù)不盡的潛流隱含其中,所以,紅塵中流連的情愛糾纏再苦再累,又何必有太多的埋怨。 能夠相遇,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 若是愛他,就希望他過得好的。 有段時間,聽這首歌,聽得眼淚漣漣,只是沉默,沉默里有一部分想不通:怎么還會有人舍得讓這般心性的女子傷心呢?然而后來也終于想通:這世界原本五光十色,怎樣的選擇都可以被理解。這個‘為什么’,其實也不必去追問的。追問的結(jié)果也不過如同那無數(shù)沒有答案的疑問句式,化為沉寂。 因為懂得,所以沉默。 這句話里的無限悲憫與寬容,那個叫做劉若英的女子勢必能夠理解,那些沉默地佇立在梔子花叢旁的女子,她們勢必也能夠理解。冬天來了,往事里出現(xiàn)過的人或者正在異鄉(xiāng)的爐火旁,給他的孩子唱一支歌,講一個故事,而但凡只要知道他那一刻,心中的灰熊終于停止了喧囂與燥動,有那一刻,他望著窗外的眼睛終于安靜下來,她們終于也可以心平氣和了——與生活最終的和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