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茵場向來是“球星”的光環(huán)最為耀眼的所在,可周日出現(xiàn)在天津民園體育場看臺上的歌星那英,其“風(fēng)頭”卻毫不遜于場上那些玩了命的球星們。然而,那英卻總在媒體的視野中“若隱若現(xiàn)”,尤其各方一次次地替她“友情擋駕”,更令老記們飽受與那英“咫尺天涯”之苦。幸好,在眾記者由于“等無可等”而陸陸續(xù)續(xù)離開之后,本報記者與那英有了一番完全不像采訪的采訪。
記者是一邊向“擋駕者”做自我介紹,一邊隨同他們來到那英面前的。
那英(先說話了):如果要采訪,請先與我的公司聯(lián)系。
記者:我是《每日新報》的記者,我們本來想做一篇你的“觀球記”,可現(xiàn)在……上次華語榜中榜頒獎典禮的發(fā)布會現(xiàn)場我也在,我想你那樣的舉動(指“那英怒擲話筒”一事)肯定是有你的理由……
那英(站了起來):我不想對那次的事做任何解釋,想說的說了,想做的做了。我不想再炒這些無聊的事,我已經(jīng)毫無保留地把個人隱私都奉獻(xiàn)給媒體了,還有什么可說的?
記者:你不要誤會,我們并沒有什么惡意,只是想聽聽你如何評這場球,順便問問你的近況。
那英:我這次只是來天津看場球,以個人名義支持天津泰達(dá)隊,希望你們能理解我。
記者:真不想打攪你看球的雅興,咱們還得互相理解。
那英:其實我真的跟大伙兒一樣,我就是一個普通人,誰喜歡大伙兒拿自己的隱私來說三道四呀?
記者:我們決不會像香港某些八卦媒體那樣,以給明星制造緋聞來取悅讀者。
那英:唉,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練得能承受這些了。你們能理解我就行了。至于你的“記者”工作嘛,沒啥,你就說我被采訪采怕了!我非不讓采。
這時那英已經(jīng)沒了開始時的“警惕性”,反倒幫記者出起主意來,其實這才是那英的“廬山真面目”。可此時那英還要去東海漁村與高峰及他的隊友們共進(jìn)晚餐,于是爽快的那英找記者要了一張名片:“咱們回頭再聯(lián)系,今天算交了你一個記者朋友……”那英還是那直脾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