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陳凱歌導演一直是很有歷史感的,沒想到與他探討起電影的問題卻非常輕松愉快。包括談到他今年與好萊塢的合作,他并不避諱全是商業(yè)市場的運作,他也沒感到有什么不適,于是我們或許會有點擔心將失去我們心目中那個代表著第五代風格的陳凱歌?好在他告訴我還是“陳凱歌的影片”。不過這句話也可理解為,今天的陳凱歌與十幾年前的那個不一樣了。陳導開始重視市場,他認為這是老革命遇到新問題,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學。我想,有生命力的導演大概就得跟得上時代腳步,所謂老去,那不僅是年齡上的,更是心靈上的。--謝曉
訪談背景陳凱歌新片《溫柔地殺我》
陳凱歌的首部英文電影,2000年已經開拍,不知何故卻要等到明年1月18日才公映,后期制做是已經完工了的!稖厝岬貧⑽摇酚珊萌R塢新一代性感明星海瑟-格拉漢姆主演,男主角為約瑟夫-費尼斯,發(fā)行公司是米高梅。這部電影評級為“成人級”,理由是片中有色情、暴力鏡頭。
《溫柔地殺我》
記者:你今年為好萊塢拍的《溫柔地殺我》后期已快做完了,但宣傳方面一直很低調,不知這是一種策略還是怕觀眾期望值太高?
陳:整個事情與他們的宣傳策略有關,另外我在好萊塢拍片主要還是想取得經驗,不能有沾沾自喜的想法,因為一切都還要看結果。其實我的制片人挺高興的,很滿意,因為他覺得我確實起到了好的作用,因為他們畢竟與我們有很多不同。
記者:你與好萊塢合作的目的是出于制作環(huán)境較寬松還是想證明中國導演的實力呢?
陳:我大概不需要好萊塢認可,好萊塢跟我們不一樣,它不培養(yǎng)新人,一般是你早就被認可了它拿來就用。那邊與中國制作情況不一樣,他們投了很多錢,當然相比好萊塢來說不算最多,現在全世界的投資也收回來了。
記者:這部片的定位是驚悚片嗎?你對這種題材的理解是怎樣的?
陳:其實不完全是,只是有驚悚的元素。不過這種元素有個載體,是放在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里,講的是愛與不信任的話題。他們的關系是從性開始的,這種關系的結束是因為現代社會人之間的不信任,我在拍戲時跟女主角說:”你就抓住一點,你愛上了一個你不信任的人。你愛得越厲害,這種不信任就越厲害。當這種不信任發(fā)生時,最后殺了人,驚悚是從這開始,其實是探討一種愛情態(tài)度,我覺得很有趣。
我不算是妥協
記者:你愛看希區(qū)柯克的影片嗎?有人說現在來看他的影片,那些驚悚元素已經過時了,你怎么看?
陳:希區(qū)柯克的片子都是在上電影學院時看的,那時饑不擇食,有什么看什么。我是這么認為,方法是他創(chuàng)造的,但是運用方法可能因為時間差有人比他運用的好。他有一個重要特點,因為他是英國人,所以他的片子是非常英國的,很含蓄,我認為非常好。當然如果今天還是他獨領風騷,那五十年也太沒進步了。應該有些變化。
記者:那你這次去好萊塢拍片會不會在風格上做一些妥協?
陳:是方法不一樣,不叫妥協。其實怎么拍還是陳凱歌的片子,他們不是特別強調要我變成別人,我說你放心,完全拍成跟其他好萊塢導演一樣我也不會。
記者:那你認為他們對你的這種信任緣自何處呢?
陳:緣自對我過去片子的欣賞。
開拍《和你在一起》
記者:第五代導演拍的影片大都與他們的生活經歷有關,現在你還有可能延續(xù)那種風格嗎?
陳:還可能。比如說我下一部要拍的《和你在一起》,是部都市感情片,但沒任何社會指向,是關注現代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的生存關系,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我沒拍過今天的故事,第二我沒與我太太合作過,其實我在這方面挺嚴格的,我們是在結婚五年后才第一次合作,(用陳紅有顧忌嗎?)沒有,正因為沒有才與她合作,但我有原則那就是要合適角色,陳紅也很講道理,很理解我這么做。
記者:你說到的這部《和你在一起》是一部都市片,那你的創(chuàng)作經驗來自哪里呢?
陳:因為我是在北京長大的,對這個城市很熟悉,尤其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看到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人在改變,有很多外來人了,這些移民對城市的發(fā)展起了很大作用,而且他們來了就回不去了。在這里我的影片會有一個載體--音樂,但不是音樂片,應該拍出來是個很有趣的事。不是簡單的愛情故事,講的是外來人的掙扎、喜悅,雖然他們有時很辛苦但因為有目標所以他們很快樂,F在劇本還在不斷完善中。
記者:你與其他第五代導演使中國本土電影走向世界,那在你看來走到今天,這種使命是否已經完成了?
陳:其實我覺得我們只是做很初步工作的人,只是拋磚引玉而已。一個國家國力越強,文化就越受重視,越普及,現在我們國家國力強了,整個文化受重視的程度也越來越大,世界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也會越來越強,我們初初開始時還不是這個狀態(tài),現在是后繼有人,有很多比我們強的人能源源不斷地出現。
華語電影的變化
記者:現在年輕一代的導演很多,但沒有特別有名的,是不是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陳:我想我們可能要耐心點,他們是有才能的。
記者:現在很多華語電影都開始謀求與好萊塢的合作,這樣做會不會給本土電影一種打擊?
陳:其實從國際大趨勢來看,經濟全球化,這個帶動了文化全球化,不管你愿不愿意,越來越講究合作,美國電影也做了很多妥協,比如日本是第二大電影市場,那美國拍出的《珍珠港》就不能那么罵日本人。其實是兩邊都要妥脅,也會有正面的影響。
記者:那你認為中國導演需不需要靠好萊塢來證明他們的實力?
陳:不需要,他們靠拍他們喜歡的片子來證明實力。(如果光拍自己喜歡的片子,就不如用自己的錢而不是用投資人的錢來拍了,)那倒是。這是電影的規(guī)律,對大眾來說不算是一個昂貴的娛樂,但對制片人來說是一個很昂貴的游戲。
學會適應市場
記者:你個人會比較喜歡法國電影還是美國電影?
陳:法國電影是個品牌,當然法國電影也有特別商業(yè)的,像呂克貝松那樣的,美國電影也是一個品牌,有非常商業(yè)的,但也有藝術的,所以得分門別類地說,都有長處可學,我們現在是在建立市場的過程中,這個學習是不可避免的,現在電影越來越從強調我們國家特定的歷史條件、個人的喜愛變成一種市場需求的東西,所以你必須經歷這種轉變,這叫老革命遇到新問題。
記者:雖然今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在國際上頻頻拿獎,但國內對它評價不高,你怎么看這部影片?
陳:李安導演基本接受的是美國電影的訓練,包括這部影片的編劇,所以他在拍片時有很多是沉浸在他意識之中的東西,而且李安導演在拍《臥》片前應該沒來過大陸。電影感情的表達方式可能在亞洲和在美國不一樣,比如說新疆那一段滿西部牛仔的,(你喜歡這部片嗎?)我個人很研究這部片子,研究它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愛情是永恒主題
記者:你被瑞士諾加諾電影節(jié)授予榮譽大獎,有人評論說到了獲這種獎的時候其實說明你已經老了,你怎么看?
陳:那不是一個終生成就獎,而是正在行動中的導演獎,與我同獲的那真是一位大師--馬丁史可西斯,他今年拍了一部大片《紐約黑幫》。
記者:你對國內導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分量如何評價?
陳:無疑地說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是有一定地位的,談起世界電影落了中國部分會覺得遺憾。
記者:你今年拍的三部影片都是愛情故事,是不是現實生活寫照呀。
陳:應該說這是三個不同時代的愛情故事,你們不常說愛情是永恒的主題嗎?我以前也拍的都是愛情故事呀,《霸王別姬》,男人與男人間的愛情,《風月》,男人與女人間的愛情。本報記者謝曉 實習生王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