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始終關注“趙薇軍旗裝事件”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昨日接受采訪時直言,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我們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做到位,趙薇事件的發(fā)生并不偶然。 朱成山說,在日常的接待工作中,他就發(fā)現(xiàn)一些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流于表面、流于形式。部分到江東門紀念館的學生在參觀時嘻嘻哈哈,邊吃零食邊開玩笑,令人搖頭。從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多年的朱成山也對目前陳舊簡單、十多年不變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批評。他指出,新的形勢下,必須高度重視能吸引年輕人的思想教育方式。 走訪過許多國家戰(zhàn)爭紀念場館的朱成山介紹,二戰(zhàn)后,波蘭建國后的第一次國會就確定,盡管經(jīng)濟仍極度困難,但首先要在其同胞受難地奧斯維辛、瑪伊達奈克等5個集中營建立國家博物館,接受民眾公祭。波蘭經(jīng)濟改革后,社會發(fā)生很大變革,但這5個博物館仍然由國家管理。而江東門紀念館的建造時間是在抗戰(zhàn)勝利40周年后的1985年。同時,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史料收集和研究起步也較晚,許多年輕人對這段歷史尚不清楚。朱成山認為,對趙薇現(xiàn)象一些媒體也應負有一定的責任,以往媒體熱衷報道歌星的吃喝玩樂,充其量要求他們不要偷漏稅、不要假唱,但對他們的品行、愛國精神的要求就不高,趙薇事件應引起社會各界的足夠重視。 。ㄏ膹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