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逝世的消息一傳出,整個相聲界立刻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無論是師從過馬老先生的弟子,還是與老先生僅有數(shù)面之緣的相聲新秀,都對馬老先生的德藝表示了由衷的欽佩和愛戴。 馬季:馬三立是一座豐碑 馬季是馬三立的得意門生,馬三立去世的消息讓馬季非常傷心,馬季用低沉的聲音告訴記者:“我得到這個消息感覺很突然,雖然從去年馬老查出癌癥后我們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沒想到他還是說走就走了。馬老的去世不僅是曲藝界的損失,也是整個藝術(shù)界的損失。馬老用80年的表演生涯在相聲界樹起了一座藝術(shù)上和品德上的豐碑。我跟他學藝,知道他的為人,馬老從不隱瞞什么,他已經(jīng)把他知道的所有知識都留給了他的學生,而他的淡泊名利則會讓我們一輩子記著! 馬季給記者講起了馬三立發(fā)生在十多年前的一件趣事:“十多年前,北京有一家音像公司準備出一張馬氏藝術(shù)家的專輯,其中有馬玉濤的歌曲,馬老的相聲和我的相聲等。錄完這個專輯后,馬老跟我說:‘如果以后有什么演出,你就給我打個招呼,也帶著我去看看,我到現(xiàn)在還不知道北京市稅務局的門朝哪邊開呢!’”說到這里,馬季感慨良久,“別人都當這是句玩笑話,但卻讓我很傷心,很多相聲演員都趕過走穴的大潮,但他老人家卻從沒走過穴,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傾注到相聲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這一點太可貴了! 記者最后問馬季:“你曾說過,馬老先生是中國相聲的精神領(lǐng)袖,現(xiàn)在這桿領(lǐng)袖大旗倒下了,誰會接著來扛呢?”馬季回答:“我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讓我們一起盡力而為吧。什么是相聲?相聲就是馬三立!什么是馬三立?馬三立就是相聲!馬三立的去世轟動了全國,這說明中國相聲還有希望,關(guān)注馬三立就是關(guān)注中國相聲,我們還有希望,我們一起努力,我們還會恢復中國相聲的鼎盛時期的!” 黃宏:病重還這么幽默 剛剛當選為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的黃宏和馬老先生的感情不一般,是整個相聲界眾所周知的事。黃宏的父親黃豐是馬三立的徒弟,上個世紀50年代就跟著馬三立學藝,兩人一向情同父子。而馬老先生愛屋及烏,對黃宏也特別喜愛。黃宏跟記者回憶說:“馬老先生不光是相聲界的泰山北斗,他做藝做人都堪稱楷模,我父親一直把他的字畫掛在墻頭上。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改選,我被選上了副主席。馬老本來說要來北京出席的,但他病重來不了,就給我發(fā)了一封電報說:‘天津北京離得很近,坐火車嗚地一聲就到了,可我現(xiàn)在病倒了,連嗚都嗚不了了!铱赐旰筇貏e傷心,想不到一個快90歲的病重老人還這么幽默,這分襟懷氣魄真是太可貴了。2001年馬老抱病參加他的告別舞臺80年演出,想不到他病成那樣還是這么幽默,當小姐上臺給他獻花時,老先生笑呵呵地說:‘你給我獻的什么花呀?要是獻鮮花還可以,獻紙花可就早了點!R老90歲高齡去世,這在咱們中國也可以稱得上是喜喪。馬老堪稱相聲界的精神領(lǐng)袖,他雖然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影響還在,財富還在!” 王謙祥:除了相聲他不談別的 著名相聲演員王謙祥在接到記者電話時,先對著電話嘆了一會兒氣,王謙祥說:“我和老先生接觸不多,一是因為北京天津兩地相隔,二是老先生年紀也大了。但每次見到老先生,我都驚訝他怎么會對我們這些晚輩這么了解。后來聽他的親人說,馬老特別注意看相聲節(jié)目,尤其是年輕人的相聲節(jié)目,幾乎我們年輕人的每點小進步小變化他都會記在心里,而且特別高興。我和馬老見面次數(shù)不多,但他一見我說的第一句話通常是‘行啊,小子,有出息了,比以前有出息了!蛘哒f:‘行啊,小家伙,不錯啊!’他對年輕人的愛護真是太讓人感動了。而且,我對馬老最明顯的感受就是,馬老只對談相聲感興趣,相聲之外的話題他連提一提的興趣都沒有! 奇志:把別人當自己 著名相聲小品演員奇志在接到記者的電話后,也是傷心地說不出話來。他說他和馬三立接觸過許多次,在他眼里,德藝雙馨已經(jīng)不能完全形容馬三立了,馬三立不僅是相聲藝術(shù)上的楷模,而且他還是一位慈愛的老人,細心呵護著下一輩。奇志告訴記者,馬三立在相聲界輩分很高,但他從不喜歡別人叫他師爺。他特別喜歡和年輕人聊天,聊的話題都很時尚,“他不僅僅給我們講相聲創(chuàng)作上的事情,還跟我們講做人處世的道理。我至今都記得他跟我講過‘心地不善,念經(jīng)何意’這句話,他說一個人的德行可以影響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相聲演員不僅要在精神上給人帶來歡樂,在生活上也是如此! 奇志說馬三立還經(jīng)常教育下一輩相聲演員,要“把自己當別人,把別人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把自己當自己”。奇志解釋,“把自己當別人”是在痛苦時如果想成這是別人的痛苦,這樣就會好受些。“把別人當自己”則是要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就像為自己著想一樣!鞍褎e人當別人”是要尊重別人,“把自己當自己”是要了解自己。奇志說:“他的話我永遠不會忘,我會刻在心里頭!” 本報記者 張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