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米芾《研山銘》書法藝術(shù)研討會(huì)日前在京舉行。研討會(huì)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huì)鑒定收藏委員會(huì)與中貿(mào)圣佳國際拍賣公司聯(lián)合主辦。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佑三年(10 51年),卒于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字元章,號(hào)襄陽漫士等,祖籍太原,后遷湖北襄陽,徽宗時(shí)召為書畫博士,人稱“米南宮”。米芾一生愛奇石。見奇石,大喜,具衣冠拜之,呼為“石兄”,世有“米顛”之稱。其人舉止狂放,天資高邁,是宋代有名的書畫家和文物鑒賞家,與其子米友仁創(chuàng)“米家山水”的新畫法。米芾書法博采古人所長,超逸絕塵,奇?zhèn)、雄?qiáng)、妍麗、姿致、豪爽、淋漓,自謂“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dú)有八面”。與蘇軾、黃庭堅(jiān)、蔡襄合稱“宋四家”。米芾書法今所留存于世的大多為小字,大字僅有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的《多景樓詩》、東京國立藝術(shù)館的《虹縣詩》、日本有鄰博物館的《研山銘》。 《研山銘》手卷,水墨紙本,高36厘米,長138厘米,分三段。第一段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紙書寫三十九個(gè)行書大字:“研山銘。五色水,浮昆侖。潭在頂,出黑云。掛龍怪,爍電痕。下震霆,澤厚坤。極變化,闔道門。寶晉山前軒書!痹谶\(yùn)筆上剛勁強(qiáng)健,具奔騰之勢,筋雄骨毅,變化無窮。結(jié)字上,自由放達(dá),傾側(cè)之中含穩(wěn)重,因而端莊之中婀娜多姿,較之《多景樓詩》、《虹縣詩》少些飛白靈動(dòng),更具剛勁、奔騰、沉頓雄快,乃米書成熟之作,為米芾書法中之精品。啟功先生賦詩贊曰:“羨煞襄陽一枝筆,玲瓏八面寫秋深! 此卷第二段繪研山圖,用篆書題款為:“寶晉齋研山圖不假雕飾,渾然天成!薄把猩健笔且粔K山形硯臺(tái),在研山奇石圖的各部位,用隸書標(biāo)明:“華蓋峰、月嚴(yán)、方壇、翠巒、玉筍下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嘗神游於其間、龍池、遇天欲雨則津潤、滴水小許在池內(nèi)、經(jīng)旬不竭! 第三段為米芾之子米友仁的行書題識(shí):“右研山銘,先臣芾真跡,臣米友仁鑒定恭跋!泵总劳馍鸫鷷嫾彝跬ン揞}跋:“鳥跡雀形,字意極古,變志萬狀,筆底有神,黃華老人王庭筠!鼻宕鷷嫾谊惡祁}作雋永的跋尾:“研山銘為李后主舊物,米老平生好石,獲此一奇而銘,以傳之。宣其書跡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極崇仰米書,而微嫌其不淡然。米書之妙,在得勢如天馬行空,不可控勒,故獨(dú)能雄視千古,正不必徒從淡求之。落此卷則樸拙疏瘦,豈其得意時(shí)心手兩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見之,當(dāng)別說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陳浩題。”日本原首相犬養(yǎng)毅題迎首:“鳶飛魚躍。” 鈐印有:內(nèi)府書。ㄈ危⑿、雙龍圓印、紹興、賈似道的“長”、“悅生”(二次)、于騰、味腴軒、于騰私印、東海郯人、受麟(二次)、受麟私印、飛卿、石禪莩子、石甫、湘石過眼、周於禮印、立崖、陳浩之印、七十四翁、夢德星庵、夢廬審定真跡、玉堂柯氏九思私印等23方。著錄于《南村綴耕錄》、元·陶宗儀卷六刻《寶晉齋研山圖》、《明·張丑真跡目錄》、陳繼儒《妮古錄》、《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歷代著錄法書目》、《中國書法史》、《有鄰大觀》、《書道全集第十五卷》、《中國書法全集》、《米芾、米友仁》、《宋四家書法字典》、《歷代書法論文選》、《行書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四冊》等18部典籍。 《研山銘》還聯(lián)系著愛石成癖的米芾的一件趣事:“研山"是一塊山形硯石,據(jù)稱是南唐后主李煜傳下來的。有人問米芾是要一座宅子還是要研山,米芾選了石頭,愛之若狂,并寫了《研山銘》記述這塊奇石的諸多妙處。此手卷流傳有序,曾經(jīng)入北宋、南宋宮廷。南宋理宗時(shí)被右丞相賈似道收藏。遞傳到元代,被元代最負(fù)盛名的書畫鑒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間,被書畫鑒賞家,四川成都知府于騰收藏。由于歷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到東瀛,被日本有鄰博物館收藏。 看過中貿(mào)圣佳國際拍賣公司由境外征集請回北京的米芾《研山銘》書法原作后,我國著名的書畫文物鑒定專家徐邦達(dá)、傅熹年、啟功三位老人都十分激動(dòng),認(rèn)為其中米芾、米友仁的作品是真跡無疑,這件拍品“不得了"。啟功先生說:“能在中國的北京看到米芾的《研山銘》,飽了眼福。過去看《研山銘》的照片高興,臨《研山銘》高興。今天我90多歲了,看到了真的《研山銘》原作,是眼福!能多看幾天就多看幾天。” 。ㄓ茌x)
|
|
|
【發(fā)表評論】【關(guān)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