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譚盾小規(guī)模地讓記者試聽了他為《英雄》所創(chuàng)作的電影配樂。這場試聽會,譚盾不僅試圖在文化、技術(shù)、音樂上與記者溝通,而且還結(jié)合《英雄》的電影片斷、幕后故事花絮詳細解說了他的創(chuàng)作動機與音樂效果。
譚盾說,在張藝謀給他講完《英雄》的故事之后,他馬上就有了旋律的感覺。他認為,《英雄》體現(xiàn)了很深的天下和平的主題,與目前的國際背景很相適應(yīng)。《英雄》講述了人情感的纏綿與國家大義之間的沖撞。既極度浪漫又極度蒼涼、深遠。
譚盾認為《英雄》的音樂是東方的、中國的、而且是北方的。與《臥虎藏龍》南方、細膩、委婉、單線的不同,《英雄》更為粗獷、多層次。
也許是長期生活于西方,并且長期面對西方觀眾從事創(chuàng)作,譚盾在音樂上始終注重東西方文化音樂的關(guān)系,或者說,譚盾始終注重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的興趣點。
在《英雄》中,譚盾繼續(xù)他一貫的拼貼式,東拼西湊地創(chuàng)作。他請來了西方最浪漫的小提琴演奏家伊薩克.帕爾曼,不但讓他的小提琴與中國的古琴對話,而且,譚盾還把一把小提琴裝上二胡的絲弦,讓帕爾曼用一些民樂的指法,演奏一些具有馬頭琴音色的旋律。譚盾還請來日本著名的“鼓童”演繹音樂中極具東方色彩和儀式感的鼓樂,而“鼓童”近乎修煉感的生活方式與音樂態(tài)度也很令譚盾欽佩。此外,譚盾還找到了神秘的女高音、50名男低音合唱以及中國愛樂樂團與之合作。
從昨天的試聽效果上看,這張電影音樂專輯的確具有發(fā)燒級的品質(zhì)。在看過《英雄》的一些電影片斷之后,你會覺得《英雄》在大場面、畫面色彩與質(zhì)感上的確具有大片的氣勢。譚盾的理念與張藝謀的追求也具有驚人的一致性。
不過,在試聽了譚盾的《英雄》配樂之后,總有一種失望感。譚盾也許太過聰明機智、也許目的性過于直接,在音色與創(chuàng)造某種新奇效果上下的工夫不少,但整體音樂性則很弱,給人一種精致的匠氣,有品質(zhì)的俗套之感。也許,為電影配樂并不是一種真正獨立與自我的音樂創(chuàng)作。(北京晚報 戴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