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近日新版《射雕英雄傳》再次橫掃影視江湖。這一次是誰讓狡黠的黃蓉在熒屏上伶俐灑脫,是誰讓敦實憨厚的郭靖在電視里俠情蓋天,又是誰讓射雕英雄們馳騁大漠百戰(zhàn)功成?本報記者采訪了該劇的訂稿編劇,正在改編《神雕俠侶》電視劇本的龔應恬先生。
扛著泰山寫劇本 早做好挨罵準備
龔應恬先生這次擔任了新版《射雕英雄傳》劇本的訂稿工作,金庸題材影視作品歷來是關注的焦點,作為編劇的壓力可想而知。龔應恬說,這部戲從2001年就開始了劇本創(chuàng)作,到他這里,已經是第三批人馬了。金庸老先生用畢生心血創(chuàng)作了這些小說,直到現在還在不停地修改,他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和真誠令人肅然起敬。龔應恬生怕改編中有任何懈怠,對不起金老先生,對不起觀眾,每天就像扛著泰山一樣在寫劇本。
龔應恬說,金庸小說的成就給后來的編劇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早知道改編金庸小說會挨罵,我有這個心理準備。金庸是一代文學大家,金庸迷數量之巨是其他任何作家都無法與之比肩的,他們十分小心地呵護著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編劇任何細微的改動都有可能遭到他們的不滿和譴責。金大俠雖然早年有當編劇的經歷,作品中場面的描寫很戲劇化,但金庸寫的畢竟還是小說,不是劇本,原著的語言、情節(jié)不可能全部拿到電視劇中來。
這次改編雖然以盡量還原原著為首要原則,但還是對小說中的某些地方做了改動。4位編劇都做了最大努力,至于最終的效果如何,還要等觀眾來評說,不過我已經做好挨罵的準備,如果這次改編沒有成功的經驗,就把它當做一次教訓,在以后金庸作品的改編中引以為戒。龔應恬說他最近每天都上網聽罵,為的是把下一部戲做得好些,少些罵聲。 還原人物最難
42集“射雕”太短
在談到這次改編中最困難的部分時,龔應恬感慨萬千。武俠作家筆下許多神奇的武功、奇幻景色和情節(jié)的描寫都不是現在電影、電視技術所能達到的水平。比如小說中《湍江險灘》這一章,在83版和94版的射雕中都沒有體現,這次也給編劇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這還都是小問題,最難的是小說中人物在電視劇中的還原。金庸當年在創(chuàng)作這些人物時的本意和現在編劇對這些人物的理解有差距,那么什么才是廣大觀眾心目中的郭靖、黃蓉和洪七公呢?如何還原這些人物,如何讓最廣大的觀眾接受這些人物,這才是改編中最困難的問題。
金庸的小說歷來以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而著稱。龔應恬認為,42集電視劇容不下一部“射雕”!渡涞裼⑿蹅鳌分袑懥私、漢、蒙古三個民族之間的沖突和眾多的愛情、親情,在改編的過程中才發(fā)現,小說中的精彩內容遠遠不是42集電視劇所能容納的,最少要拍60集才行,可制片人張紀中告訴他只有42集的錢,無奈只好忍痛割愛。不過龔應恬希望不久之后的《神雕俠侶》能夠拍足60集,充足地展現金大俠的博大和渾厚。
完顏洪烈最精彩 改編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
在談到從事了10余年的影視劇本創(chuàng)作時,龔應恬表示,改編不是模式化的技術工作,還是個創(chuàng)作過程。這次改編對小說中人物的出場次序、金大俠信手寫來的多時空敘述、原著故事中的明顯漏洞和一些寫斷了的線索,都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前提下進行再創(chuàng)作。做這份差事需要一個謹慎的工作態(tài)度,否則即便金大俠饒過你,那些金庸迷也饒不過你。
楊康從紈绔子弟到權謀人物的過渡,是這次電視劇區(qū)別于原著較大的一個變動。龔應恬認為,楊康和完顏洪烈這對非血緣父子的特殊關系,原著中不充分,就需要編劇下很多工夫。完顏洪烈出身帝王之家,什么沒見過,包惜弱只是一個村婦,如何就讓大金國的王子如此鐘情?不給個說法行嗎?說到完顏洪烈,這可能是這次改編中動作最大的一筆了。三十年前的金庸看待這位六王子不太公正,但在我眼里完顏是不言敗的英雄,他的堅韌和癡情都讓我感動。
郭靖黃蓉不接吻 愛情主題不戲說
原著中郭靖黃蓉之間的愛情是貫穿全書的一根主線,也是多年來《射雕英雄傳》橫掃江湖風靡不衰的“密要”之一。龔應恬介紹,《射雕》中的郭黃之戀有很多現代人的觀念在里邊,比如郭靖沒有遵從成吉思汗、丘處機等長輩的婚命,而黃蓉也大膽地向郭靖示愛。本次電視劇的改編保留了這種現代愛情觀,并且使它變得更加豐滿,更耐人尋味。
比如在程瑤加對郭靖芳心暗許的一場戲,這要是在83版和94版的射雕中,恐怕黃蓉早就噘著嘴跺腳跑了,但這次黃蓉只是含蓄地微微一笑,斜了程、郭二人一眼,讓人感覺她的聰明似乎已經內斂成了智慧,具有黃藥師之女應該具有的胸中丘壑和大家風韻,給觀眾留下了更多的空間去品味。
盡管如此,這次的射雕中仍然沒有讓郭靖和黃蓉接吻,也沒有過多的肢體接觸。龔應恬介紹說,畢竟是古裝戲,而且金庸的原著是很嚴肅的,沒有必要去戲說,否則會讓人覺得不倫不類。
揚長避短 突出歷史感
金庸的小說都是在某一個歷史背景下展開的,深厚的歷史感是金庸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歡的原因之一,這次的改編從最大限度上保留了小說原有的歷史背景。
龔應恬認為,這也是內地在金庸劇改編中超越港臺的地方。千古文人俠客夢,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可以說是作者對那段歷史各個側面的理解,《射雕英雄傳》不僅是一個俠情故事,也是一個歷史故事。港臺的編劇在改編金庸作品時往往更注重愛情戲的烘托、柔情蜜意的處理、武打情節(jié)設置這些商業(yè)色彩比較濃的地方,而內地的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編劇在處理金庸作品的歷史厚度方面比較擅長。有歷史感之后,金庸原著中的俠氣、郭靖黃蓉之間似拙實巧的愛情才會顯得更加突出和耐人尋味。這次對完顏洪烈的重新設計就使得整部電視劇的歷史感更加深厚。
春節(jié)研讀金庸作品 《神雕俠侶》更精彩
剛剛結束的《射雕英雄傳》劇本的統(tǒng)籌和總體修改令金庸先生和制作人張紀中都比較滿意,所以龔應恬又開始了《神雕俠侶》劇本的創(chuàng)作。他說,金庸小說中最難改編的是《神雕俠侶》和《天龍八部》,所以這次對“神雕”的改編將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限于行規(guī),對于劇本改編的細節(jié)還不能透露。但為了不辜負金老先生和觀眾們的期望,我從春節(jié)開始一直在研讀《神雕俠侶》原著,有信心在劇本改編方面比《射雕英雄傳》更加充分。不過這也將是我改編的最后一部金庸作品。毫無疑問,改編金庸小說是要挨罵的,被罵兩次就已經足夠了,剩下的機會還是留給別人吧。 (王健) |